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工区G636开发特点,取得了根据裂缝描述以及三维地质建模的结果,建立古636区块282口井双重介质数值模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对全区及各个沉积单元的储量进行拟合;对全区及单井地层压力、含水等参数进行拟合,特别是裂缝性见水井要拟合好单并的见水时间和含水上升速度;依据动态反应调整基质或裂缝的渗透率,并将拟合后的最终渗透率模型反馈给地质建模人员修改地质模型;提交参数分布图:各个沉积单元的基质和裂缝的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分布场,剩余地质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分布图等;从平面和纵向上定性定量描述剩余油,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优选剩余油富集区;根据剩余油富集区及裂缝发育状况优选不同方式加密、外扩和注采系统调整方案,并对区块的各项开发指标进行预测。针对其储层原始饱和度差异大,数值模拟中非平衡起动不稳定缺陷,提出了采用毛管力标定初始含油饱和度场起动方式,解决了测井解释饱和度场直接应用,又实现了平衡起动,迸一步提高了研究精度;通过PETREL RE历史拟合分析及动态辅助分析功能,针对裂缝发育规律结合动态认识的基础上实现了精细历史拟合,古636区块工区面积较大26.58km2,模拟井数多,全区共模拟油水井1005口,其中油井183口,水井99口按分层注水共设置虚拟井1067口,储层为特低渗透的双孔双渗的裂缝型油藏,模拟层数多,基质+裂缝系统共计30层,这些原因导致模型收敛性较差,为保留原裂缝模型属性特征、尊重裂缝发育规律,对属性模型进行设置与时间步优化。在进行历史拟合调参时结合动态分析的结果裂缝参数进行调整,主要调整是裂缝的相渗曲线、裂缝的渗透率、裂缝的孔隙度及SIGMA等值,而这些参数在常规油藏的数模拟合中是没有的,所以相比较而言,裂缝性油藏的历史拟合难度加大,需要调整的参数比较多,调整的参数与范围也需要与动态分析的结果相结合,因此本次工作中针对古634区块生产井生产特征,根据单井生产状况,查找同类型影响因素,对工区内油井按生产状况反映进行了分类,依据单井生产状况与生产特征共分为了无裂缝发育常规稳定型、基质——裂缝影响型、裂缝——基质影响型、措施影响型四种类型,并针对每种生产井类型提出了具体拟合参数调整。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完成了历史拟合评价工作,提高了拟合质量,量化拟合指标;以沉积单元为对象的精细数值模拟研究,预测了各沉积单元剩余油分布的有利区域。剩余油研究一直是油藏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对象,也是油藏数值模拟重要内容之一,剩余油的分布形态关系着后续具体开发调整方案的制定。剩余油成因多种多样,但总体不外乎地质因素与开发因素的影响,也可以是两者共同影响的结果。其地质因素主要有储层的非均质性、构造形态、断层的展布形态或与砂体接触关系、裂缝型油藏还要考虑裂缝的规模与形态等,而对于开发因素主要有井网的完善性、射孔位置、注水强度或由强注水形成的优势通道,而导致剩余油滞留等。有时这两种因素是共同起作用的,相互影响,共同控制着剩余油形成类型。以现井网为基础,结合古636区块裂缝型双重介质油藏数值模拟成果,以剩余油分布为依据,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古636区块井网加密调整方案及井网外扩预测。综合考虑有效厚度下限、剩余油分布、裂缝发育情况、水驱前缘距离等因素,设计了四套加密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