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价上涨一直是我国乃至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保持物价稳定同时是世界各国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宏观经济较大幅度的波动,通货膨胀现象尤其突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0年,我国共经历了四次较大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然而,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通货膨胀率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指标当中身居高位,其对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二十一世纪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个攻坚克难的市场经济发展关键阶段,我国政府应结合我国地区经济互补性不强等相关背景,加大力度调整我国地区间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态势,这对有效抑制我国近期通货膨胀克服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冲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篇论文将地区物价波动分析纳入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重点环节。在本论文的研究中,将以2000~2010年中国31个省市及直辖市、自治区的物价水平面板数据为切入点,主要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和面板动态模拟模型分析这些地区的消费物价指数、食品价格指数、收入、地区GDP、固定资产相关指标的空间关系和实际影响特征事实,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地区物价水平的波动存在收敛性;第二,各个地区对物价波动的影响存在差异性;第三,食品价格指数对消费物价指数的正向波动是显著的;第四,收入增长率因素对平抑我国地区物价波动具有辅助性作用;第五,固定资产投资对消费物价指数的正向波动是不显著的;第六,地区GDP到增减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不显著;第七,地区间同一性的宏观政策对物价的正向波动具有显著的作用。通过对地区物价波动的实证分析说明,我国地区物价波动并不是整体波动,而是存在空间上的收敛性,地区物价在经济发展当中会逐渐收敛,也就是说地区物价间的波动可以通过地区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可以达到均衡。加上我国地区各个地区要素配置对物价影响存在差异性,这不仅为地区物价均衡创造了条件,而且对分析出我国物价波动的主要地区提高了参考。通过影响地区物价水平的面板数据模拟,认为地区食品价格是影响地区物价水平的主要因素,收入对地区物价波动的影响具有辅助性作用,应利用地区食品价格水平和地区收入水平差异来调控物价水平,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打下基础。根据本文研究思路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引言。主要对研究的背景、思路和方法进行介绍,并对近期我国通货膨胀的相关研究进行的了文献综述撰写。该部分首先对通货膨胀理论分别进行了阐述。其次,对上述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理论在中国实证研究的有关结论进行了总结,再次,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对物价波动的文献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前人对物价研究成果进行评述。第二章是第三章是对影响物价上涨的各个因素进行说明,并重点分析收入因素、地区经济增长因素、固定资产因素、技术因素、货币性因素和食品价格因素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并为数据来源进行说明,为进一步的分析做下铺垫。第三章是通过空间计量方法分析目前我国物价上涨区域性依存度。在本部分中,文章首先对中国地区物价上涨成因的空间模型作了简要概述。接着对地区收入因素、地区经济增长因素、固定资产因素、技术因素、货币性因素和食品价格因素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关系进行空间计量的实证研究,认为我国地区物价存在空间上的相关性。第四章是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物价地区差异性研究。在本部分中,文章首先对采用的各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合前一章节的物价地区波动特征等相关结论,对地区物价进行固定效应分析,找出影响地区物价波动的主要因素,并对地区物价波动偏离系数进行分析,认为地区食品价格和收入水平对地区物价波动造成显著性影响。第五章是通过面板动态分析方法对影响地区物价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在本章节中,通过PVAR稳健性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法对物价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分析地区食品价格、收入水平等相关因素对物价波动的动态特征。第六章是结论。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厘清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提出调控我国地区物价波动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