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地矛盾愈演愈烈,我国耕地出现了数量持续减少,质量逐渐降低,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加强对耕地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农户是耕地利用的主体,他们对土地的观念、态度、看法直接影响耕地利用的效率与耕地保护的效果。因此,从农户土地意识角度分析农户耕地利用与保护行为,引导农户合理利用与保护耕地,从根本上协调人地之间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探究农户土地意识分化的理论体系及其对耕地利用效率与保护强度的影响,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农户土地意识分化概念,构建了农户土地意识分化的理论体系,设计量表并对其进行验证与测度。然后以农户耕地利用及保护为对象,运用DEA模型测度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量化了农户耕地保护强度。最后从农户土地意识分化的角度出发,定量分析了农户土地意识分化对耕地利用效率与耕地保护强度的影响,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结论如下:(1)在梳理相关文献和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本研究把农户土地意识定义为:农户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是农户关于土地及其制度政策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等心理因素的总和。把农户土地意识分化定义为:农户对待土地及其制度政策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等综合心理因素的变化,农户土地意识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从原来较为单一类型分化为多种类型。此外,通过主成分分析提炼公因子把农户土地意识分化为土地依赖意识、土地保障意识、土地包袱意识、土地致富意识、土地产权意识五种类型,并通过了信效度检验,说明具有理论意义。(2)农户土地意识分化对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持土地依赖意识的农户对土地精耕细作,投入产出率最高;其次为持土地保障意识的农户,但他们视耕地为生活保障,也很注重提高耕地产量;持土地致富意识和土地产权意识的农户要么靠耕地的规模来致富,要么重视耕地本身的价值,并不会精耕细作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效率;持土地包袱意识的农户多为学历高的年轻人,他们有的甚至没有自己的耕地而是帮父母耕种,即便有也很少,他们常年在外打工致使耕地抛荒的比较多,并不在乎耕地的利用效率。(3)在对凉州区的农户耕地保护行为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保护强度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农户耕地质量保护强度较弱,在第四等级上隶属度最大,隶属度为0.236;农户保护耕地数量保护强度较好,在第二等级上隶属度最大,隶属度为0.093;农户耕地外部性保护强度较差,在第四等级上的隶属度最大,隶属度为0.054;从总体来看,农户耕地保护强度较弱,同样在第四等级上的隶属度最大,隶属度为0.156.(4)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户土地意识分化对农户耕地保护强度的影响路径,持土地依赖意识类型的农户收入来源只有农业,对耕地精耕细作,有效的保护了土地的数量、质量,并对社会产生正的外部性效益;持土地保障意识类型的农户收入来源主要是非农业,虽然保护了土地的数量但是并没有对土地合理的投入,且对社会产生了负外部性效益;持土地致富意识类型的农户看到了土地新的价值,土地不再是解决温饱的简单生产资料而是致富的来源,对耕地的质量、数量以及外部性效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持土地包袱意识类型与土地产权意识类型的农户其收入来源完全依赖于非农业,其本身已不再直接经营土地,但其占有土地却不经营的“不作为”行为负向的影响了耕地的数量、质量,并对社会产生负外部性效益。(5)通过分析可知,农户土地意识在农户的耕地利用与保护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导与驱动作用,不同的农户土地意识类型对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及其效率和耕地保护行为及其强度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基于此,建议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土地制度与政策的基础上,尊重和巩固农户在耕地利用与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围绕农户,培育更加合理的农户土地意识,为引导农户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与提高耕地的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