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育人有效性研究-以南昌高校为例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sx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下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就高校资助育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资助育人,把扶贫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着力培育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直接关系到高校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同时也直接影响高校育人质量。本研究从纲要精神出发,通过调查高校资助育人现状,分析高校资助育人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高校资助育人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提高高校资助育人有效性的创新路径,以提升高校资助育人质量。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定量与定性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围绕“高校资助育人有效性”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论文第一部分阐述了高校资助育人的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并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论文第二部分对高校资助育人和高校资助育人有效性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论文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当前高校资助育人的现状,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分别论述了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认为,高校资助育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为激发了贫困生感恩社会的积极情感、强化了贫困生实事求是的诚信意识、培育了贫困生奋发图强的励志意识、深化了贫困生服务他人意识、提升了贫困生创新实践能力及增强了贫困生自信。研究发现,高校资助育人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存在重资助轻育人现象、高校贫困生个体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教育主体合力未形成。论文的第四部分为影响高校资助育人有效性的原因分析,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境三个角度展开分析。研究进一步认为,影响高校资助育人的教育主体因素为教育者资助育人意识、教育者资助育人能力和资助育人主体合力;教育客体因素为高校贫困生的物质需求、高校贫困生的精神需求、高校贫困生的能力需求;教育环境因素为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论文第五部分为精准资助育人:提高高校资助育人有效性创新路径,本研究最后认为,高校应在资助育人过程中,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精确识别、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资助育人模式进行精准帮扶、构建“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实施精细管理,以提高高校资助育人有效性,提升高校资助育人质量。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习近平多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政府文件中也提及要构建“文化育人”体系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优势,坚持文化育人就是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使其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基于此背景和思路,本文在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育人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育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增
学位
学位
学位
期刊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