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超政治思想研究(1928-1935)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nlucif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景超是中国社会学的开创者之一,是“胡适派学人群”在《独立评论》时期的主要撰稿人。然而,学术界对吴景超政治思想的研究却十分薄弱,不但对其著述的整理遗漏颇多,而且对其究竟属于民主派还是独裁派认识模糊。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吴景超在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初代发表的著述,梳理了吴景超的个人主要经历,概括出吴景超政治思想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认识、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如何解决农民问题与工人问题、对阶级的认识、对政府的认识、赞同民主的价值取向六方面内容。吴景超的政治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一,具有社会学家认识政治问题的独特视角,他信奉“科学的方法”,秉持“综合的观点”,倡导“见解须随事实为转移”。其二,表现出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他倾向改良、反对革命,倾向民主、反对独裁。其三,对民主的独特认识,他赞同民主的价值取向但并不信仰民主,也不认为民主是中国的唯一可行之路。
其他文献
通过对费尔干纳盆地钻井、取心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认识,研究了天山造山带的活动与费尔干纳盆地形成演化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盆地形成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马振抚事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发生在河南省南阳地区唐河县马振抚公社中学后来波及全国的一起政治事件。事件由一个中学生的自杀而引发,与当时的“张铁生白卷英雄”、
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的物价呈波动上涨的趋势,这直接扰乱了边区军民的生产生活秩序,于抗战不利。为稳定物价,边区政府以发展生产为根本出发点,制定了一系列平稳物价的措施,
在对网络新产物"博客"进行探索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博客现象对图书馆的几点启示,旨在为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发展创新寻求新思路.
1959—1961年的大灾荒,历年来被史学工作者及一部分经济学、社会学工作者所广泛关注。但细究起来,不难发现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灾荒的严重程度及造成灾荒的原因两个方
新中国建立后,国内外形势严峻,党和政府通过建立农民协会去完成土地改革、基层政权构建以及调节农村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这一乡村基层社会的三大主要战略任务。农民协会以贫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