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全球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2012年中国猪肉产量为5355万吨,占世界猪肉产量的45%左右;人均猪肉消费量为38.7kg,占全球猪肉消费总量50.2%左右。猪肉的安全对中国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关乎国内消费者的健康安全,而且影响世界猪肉市场的安全水平。但是猪肉恰恰是中国发生质量安全事件最多的食品之一,例如:“瘦肉精”、“抗生素残留超标”、“病死猪肉流入市场”等。2013年3月发生在中国上海的“黄浦江死猪事件”危及面更广,大量的病死猪被丢弃至黄浦江中,在国际上被戏称为“免费的排骨汤”。猪肉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折射出中国猪肉的生产、供应与消费整个供应链体系中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建设与完善适合于中国国情的食品可追溯体系迫在眉睫。本文对猪肉设置了可追溯信息、质量认证、外观及价格四个属性。基于中国目前猪肉的安全风险主要发生在生猪养殖、屠宰加工、流通销售环节上的现实情境,将可追溯属性设置为“可追溯信息包括养殖、屠宰加工和运输销售信息”、“可追溯信息包括养殖、屠宰加工信息”与“可追溯信息包括养殖信息”和“无可追溯信息”四个层次;对质量认证属性层次的设置,除政府认证外,还引入国内和国际第三方机构认证;价格属性的设置以随机n价拍卖实验中消费者对特定属性层次的支付意愿为参考,在调研同期市场上猪肉价格的基础上合理地上浮。本文的研究以中国商务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的七个试点城市的1489个消费者的调查为案例,运用选择实验(Choice Experiment)方法和基于选择的联合分析方法(Choice-based Conjoint Analysis),借助混合Logit(Mixed Logit)、潜类别模型(Latent Class Modeling)、多元Logit模型以及市场模拟等工具,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质量安全属性的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结论显示,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质量安全属性的偏好具有异质性,对质量认证属性最为重视,其次为外观和可追溯信息;消费者分别对质量认证、可追溯信息、外观属性中的政府认证,“可追溯信息包括养殖、屠宰加工、运输销售信息”以及“外观新鲜”的支付意愿最高;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质量安全属性属性的偏好;可追溯猪肉的市场份额会随质量认证主体多元化而逐渐提升。本文的研究结论力求为中国政府完善可追溯食品消费政策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