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预期影响的联结点和传送点,其选择和调整是制定货币政策的关键性步骤之一。选择恰当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于货币当局来说至关重要。研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和取向,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当前,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已大大降低,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趋势削弱了传统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相关性、可控性和可测性。本文的核心内容是研究通胀目标制基本理论及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第一部分介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功能和作用,揭示中介目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分析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历史,从中介目标的发展历史出发,探索通胀目标制的产生背景及历史渊源。第三部分考察通胀目标制的基本理论,在总结了实施通胀目标制各国的经验基础上,从理论的角度阐述通胀目标制的实施环境、基本框架和操作要领。第四部分探索通胀目标制的运行实践,通过对比通胀目标制与其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异同,并结合通胀目标制实施的国别背景分析,从实践的角度阐述通胀目标制的特性及操作条件。第五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着重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在回顾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历史及对我国现行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认为,货币供应量已不适宜作为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改革势在必行。通胀目标制的理论及在各国的实践给中国的货币政策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对通胀目标制充当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通胀目标制在我国实施为时尚早。考虑到中国特殊的经济金融环境,当前中国可以参考欧洲中央银行(ECB)的模式,实施“双柱”式货币政策,即将货币供应量和通胀率同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考察的重点和时期有所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