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宏道在金元易代之际的文坛享有盛名。因值金末丧乱,他南北流离,生活困顿,成为那个时代士人遭遇的缩影。当时,传统的儒家思想遭受冲击,一方面,他感愤儒道衰落的现实,崇尚“扶教传古”;另一方面,他的处世心态也受到释道思想影响,渐趋消极。金元之际,一些士人为逃避祸乱,或遁入空门,或隐于乡里。而那些士人所鼓吹的隐逸,既是无奈之举,也不会彻底。杨宏道早年本有用世之心,他因种种原故未能取得功名,其禀性又为当时官场的处事规则所难容,遂屡遭挫折,这使他产生了比较强烈的隐逸追求。然而,他为稻粱计,不得不四处奔波,从未将自己的隐逸思想付诸实践。杨宏道等人的隐逸追求,反映了那个时代士人面临的严酷现实及其沮丧情绪。金代后期,由赵秉文、李纯甫倡导,宗唐得古之风兴起。杨宏道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其诗歌创作与文学批评自觉地继承了赵、李以复古为革新的文学思想。杨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对两宋理学也有深刻感悟。在诗学观念上,他强调“吟咏性情”的特质,倡导“有德者必有言”,反对“江山之助”说。他论文重道,糅合了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论文主张,具有浓郁的道学气息。与此相关,他以审视的眼光看待唐诗,对隋唐而下“诗文相尚”的创作风气颇有微词。同时,他也重视诗律。在看待宋代文化遗产上,其思想意识比较通达。杨宏道的文学思想体现出积极继承与创新的意识,是“宗唐得古”思潮的具体体现。这与当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的思想性格与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杨宏道的诗作反映了金末战乱的血腥,但更多的是个人不幸遭遇的感叹,表现出忧思与哀怨的情感基调,低回曲折,多少带有悲怆内敛的风格特征。其诗歌用语平和,反映了对“风雅精神”的追求以及对唐诗内涵和形式的汲取与体认。具体看,杨宏道宗唐而不主一家,对盛、中、晚唐诗人都有所继承。同时,他也注重宋诗,从苏轼等人那里汲取营养。也就是说,金人宗唐而不废宋,体现了积极的通达意识。他的散文转益多师,对韩愈、欧阳修、苏轼等均有继承,不分门户,不简单摸仿,不循常规套路。他表达的旨趣往往同情感的宣泄结合,使其散文融入了自己的个性,呈现出摇曳多姿的艺术风貌。同时,他的散文也融入了两宋理学思想,对于深入认识金末元初散文创作的特征具有参考意义。综上,杨宏道在继承唐宋传统的基础上,也将个人性情熔铸诗文中。他的创作因之带有独特的艺术风貌,他的文学批评也体现了独立自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