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金融管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基于传导机制的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184015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经历金融变革的潮流,电子技术的革命、大规模金融创新、当局对控制的放松,整个金融体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早已迥异于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所设定的基本背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传统货币政策操作不可避免将受到冲击和影响。虽然放松金融管制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但它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放松金融管制是当今世界金融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受经济与金融环境的影响;相反,也极大的影响着经济金融环境。 文章的第一部分是全文的重要铺垫,全面探讨了管制放松所依赖的现实与理论背景,并阐述了主流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的争论,以及它们是如何指引政策实践的。 在第二部分,我们试图将视线集中于放松金融管制对货币控制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这一极具吸引力的课题之上。首先回顾了放松金融管制的理论及其争论,然后具体界定了放松管制包含哪些内容。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放松金融管制的情况下究竟是否受到损害,或者说受到怎样的损害,文章的第三部分就此展开了深入细致的分析。首先,货币政策作用于实际经济是一个间接的过程,表现为不同的传导途径:金融资产价格途径;规模与数量途径;预期途径。分析表明,货币传导机制的途径和内容是极其丰富和广泛的;每条途径都各具特点,并且取决于一定的影响因素,传导链中的任一因素发生变化都可能影响传导机制发挥正常作用;传导机制互相影响,共同发挥作用。放松金融管制正是对货币政策的中间传导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接下来从货币政策有效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出发,具体论述了放松金融管制将怎样影响这些条件。结论表明,放松金融管制对货币控制的影响是复杂的,但并不是简单的失效,但是增强货币控制须有一定的条件。 当然,理论的目的是指引实践,因此,在此之后的第四部分,我们回顾了各国放松管制的实践,并将之应用于中国金融改革实践,力图得到某些政策启示。在考察中国在放松金融管制方面已发生的转变基础之上,我们有理由认为: /迄匹八 硕士学位论文 w MASThR’S TeSIS尽管我国对金融业的管制仍然十分普遍,但是整个金融体系和环境己经发生重大的变化。文章指出,随着改革的深化和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货币政策必须与时俱进,尽快建立起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新的货币政策框架。第一,进一步提升中央银行地位,避免货币政策的行政干预;第二,加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第三,加快推行银行商业化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第四,培育金融市场,规范市场发展;第五,灵活调整中介目标,综合运用政策工具;最后,努力改善货币政策的实施环境。
其他文献
物价水平的持续走低和经济增长压力的不断加大,使一些学者在怀疑货币政策力度的同时,也对现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提出置疑,主张以市场利率或是通货膨胀率取代货币供应量,针对这种
本文提出的证券市场深化论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吸收了马克思的生产社会化理论和麦金农及肖的金融深化论,戈得史密斯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概念以及徐明棋的市场深化论
综观历史及现状,银行作为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如今不论实业界还是理论界,都存在着一种对银行存在边界的普遍关注,甚至对银行存在
1.《中国港湾建设》期刊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的公开发行刊物,主办单位是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本刊主要刊登港口、航道、水运及其有关的土木工程、船机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