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白光LED的CaO-SiO2体系混晶荧光体的光谱调控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01230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位论文针对现有InGaN基光转换白光二极管(pc-wLED)的白光配色技术中存在的荧光体混粉、色品等问题,以CaO-SiO2体系的混晶直接白光荧光体为研究目标,分别研究了铕(Eu)激活的Ca2SiO4绿色荧光体和Ca3Si2O7红色荧光体,对荧光体的粉体和玻璃两种材料形态的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如下研究结果:  1.采用第一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Ca3Si2O7和Ca2SiO4两个荧光体基质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通过计算得出Ca3Si2O7和Ca2SiO4为直接带隙,带隙宽度前者小于后者。  2.研究了绿色荧光粉Ca2SiO4:Eu2+和橙红色荧光粉Ca3Si2O7:Eu2+的结构和特征发射位置的关系。结合Ca2SiO4和Ca3Si2O7的理论带隙宽度数据和实测的X射线衍射数据和光致光谱数据,通过VanUitert经验公式及Pauling键价理论和化学键共价性理论关联结构和光谱性质,认为Eu2+在Ca2SiO4和Ca3Si2O7基质中分别取代8配位和7配位的Ca2+位置,分别发射峰值在505nm的宽带绿光和600nm的宽带橙红光。  3.研究了宽带橙红光发射的Ca3Si2O7:Eu2+粉及其荧光增强机理。发现添加3wt.%NH4Cl,1300℃可以获得纯相,共掺Ce3+具有基于共振能量传递机理的敏化增强效应。得出优化的Eu2+的掺杂浓度为2.5%,荧光光谱显示该荧光粉的使用可以降低InGaN基白光LED色温。  4.提出了用助溶剂调控同时发射绿光Ca2SiO4:Eu2+和橙红光的Ca3Si2O7:Eu2+混相荧光体的基质相成分的新方案。在400nm的蓝紫光泵浦下可以有效激发混相荧光粉,同时发射出峰值在505nm的绿光和峰值在600nm的橙红光。  5.探索了获得同时发射绿光和橙红光的混相混晶荧光体的玻璃陶瓷体的方案。发现按照(Ca0.99Eu0.01)3Si2O7计量比,在固液两相区熔融淬冷可以直接得到Ca2SiO4:Eu2+体混晶玻璃陶瓷发光体,在两相区保温时间不同,可以控制其中的β-Ca2SiO4球形颗粒的大小和发光性质。对基于散射理论的分析表明,荧光晶体相的折射率、大小和形貌对玻璃陶瓷发光体的光学性质密切相关。  上述荧光体的结构-发光性质关系研究结果,对于发展高显色白光LED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混晶可免除现有微米级多组分混粉的配色方案,对发展新型白光LED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针对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在重视程度不足,组织体系不全;年龄分布不均,专业结构差异及考评机制匮乏,服务层次较低等方面.以山西省图
藤原氏是活跃于日本平安时期的著名强权外戚,操控日本最高权力长达200余年;杨国忠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奸相,凭借玄宗皇帝对其从妹杨玉环的宠爱逐渐步入唐王朝的政治核心.藤原
作为一种最为原始而古老的文化现象,巫术对于人类的影响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巫术的产生远远早于宗教,它不仅是宗教形成的基础,许多社会风俗形成的根源,而且也是艺术生成的母体,
期刊
随着半导体产业的高速发展,对电子封装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良好的绝缘性、高的力学强度与导热系数等。近年来,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正在与日俱增.基于此,群众文化活动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以及推崇,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直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对基站天线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其具有更宽的频带或多个频带,而且还要有较高的增益,良好的方向图等,同时在结构方面体积尽可能小,结构尽可
以聚砜(PSF)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基膜,间苯二胺(MPD)和均苯三甲酰氯(TMC)分别为水相和有机相反应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在基膜表面形成超薄复合功能层,制备了聚间苯二胺/聚砜中空纤维
有机太阳能电池以其质轻、可溶液加工、可弯曲、容易进行大面积卷对卷生产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的青睐。目前,单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已经达到了10%,已经满足商业化的生产要求。虽然和传统电池的转化效率有一段差距,但是其具有的突出优点仍然促使人们来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来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和稳定性,包括设计新型的窄带隙的给体或者受体材料、也可通过优化器件的加工条件和调控界面等。本文中
柏拉图在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洞穴比喻”,它是柏拉图一系列理论的精华和总结,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理论和思想,而且还体现其独特的政治思想.在这一比喻中柏拉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