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百年来,中国以农立国.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市人口还不过15﹪,有电话的家庭可能不过0.1﹪.2006年底,中国13亿人口中的网民总数已超过1.37亿,年增长率高达23.4﹪.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9﹪,其中的网民数量也迅猛增长.随着全球化浪潮加剧和互联网/信息时代程度加深,使用互联网并利用其资源的中国人会越来越多.少数民族也会把互联网作为成为在这个特殊机遇当中谋求发展的重要工具.但在现实生活中,少数民族是处于主流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他们是否也同样游走在主流文化的边缘处?果真如此,我们就会看到两种现象:一是在互联网上看到民族内部的认同与族际间冲突的表现在日益凸显,即现实生活在虚拟世界中的延伸.二是看到对社会稳定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文化交流和意义再生产领域,再高明的技术也不能代替政治和社会在帮助人类跨越理解壕堑中的作用.互联网上的敏感信息终究会对社会稳定、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此做出理解和解释,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对网上的跨文化交流有所导向.
本文以互联网上的民族认同与族际互动为焦点,向读者呈现虚拟世界为我们折射出的现实社会生态和心态,旨在推动全社会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关注.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民族学关于文化的理论、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网上的参与观察与焦点访谈和文本分析等.本文的目标社区虽然都在网上,但网络社区也是现实中国多元一体的折射.如果这个前提成立,那么研究互联网上的民族认同就有很多便利.网络信息的收集十分快捷.运用搜索功能,我们可以很快地建立起对各民族网站、论坛数量的统计资料.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浏览来搜集相关的言论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比较研究.2006年以来,笔者每周投入一定时间上网浏览目标网站,并写下调查记录.这些可以说是利用参与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访谈方面,笔者通过网络通讯工具,和相关网友建立联系进行交流.由于互联网是主要以文本信息为主的媒体,网友的言论可以被保存下来.
在此基础上,笔者注意两个方面的比较:一是把访谈主体的文化背景与他们在网上发表的言论进行对比分析.二是把不同的民族网站之间的一些差异点进行对比分析.笔者认为本项研究具有下列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互联网上的民族认同和族际互动能为我们理解现实中的民族建构过程提供重要参考.
第二,互联网虽然只是信息技术,但一旦搭载上民族认同信息,它就成了文化中的文化.例如,笔者就从互联网中上不同民族之间的口诛笔伐,认识到了媒体对于构建文化认同,进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第三,互联网赋予各民族共同体以"界定民族认同的相对权力,以及它们通过控制文化机构使其定义流通起来的能力",即"创造传统"的文化再生产机制和能力.同时,互联网的过滤机制、去中心化和超时空的虚拟性使得民族共同体可以塑造特定版本的"社会记忆",进而塑造特定的民族认同观.
长久以来,中国主流社会将汉族与少数民族两元对立的民族认同观、旧的和单向的发展观和在这"两观"支配下的现代化过程给少数民族带来的巨大的文化生存和心理压力.在此背景下,当互联网提供了的掌握话语权力的机会,必然会使上述进程产生的副作用在跨民族的网络上产生反弹.这种情况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民族人口返本归宗具有相似的性质.最后,笔者对互联网寄有如下希望:一是以开放态度来理解那种要求捍卫民族文化"本真性"和"纯洁性"的呼声;二是要提倡从学术界到整个社会树立起正确、稳健的多元文化观,正确对待少数民族争取民族权益的言论并给予理解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