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业增汇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且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我国政府已将林业增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并将包括林业碳汇在内的CCER项目作为减排抵消机制纳入了碳市场交易体系。随着我国碳市场建设的逐步完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受到广泛关注,发展前景良好,但同时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与风险。如何有效识别林业碳汇项目风险,并对风险进行整体测度与综合分析,不仅对企业投资决策有直接影响,更会对林业碳汇产业的长远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但已有相关林业碳汇项目风险研究尚十分薄弱。本文在对林业碳汇项目风险来源及其影响机理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林业碳汇项目风险评价模型,并以CCER林业碳汇项目为例,测度项目整体风险水平及主要风险因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模型的适应性调整,比较不同类型CCER林业碳汇项目的风险差异;最后提出了林业碳汇项目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贝叶斯网络的林业碳汇项目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我国CCER林业碳汇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中等(风险取值区间为1-3)。其中,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相对较高,风险值分别为2.150、2.022;其次为技术风险,风险值为1.925;自然风险最低,风险值为1.546。(2)CCER林业碳汇项目中政策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为林业碳汇交易规则(准入制度)发生变化、国家减排政策(配额分配)变化;市场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为劳动力价格上涨、土地租金上涨;技术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为项目未能获签发、项目未能获得备案;自然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为病虫害、森林火灾。(3)不同类型CCER林业碳汇项目存在一定特征差异,从我国林地资源条件来看,未来以经营方式增加森林碳汇的空间和潜力更大。不同类型CCER林业碳汇项目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造林类碳汇项目的风险普遍大于经营类碳汇项目,森林类碳汇项目的风险普遍大于竹林类碳汇项目。不同类别CCER林业碳汇项目,风险由高到低分别为:碳汇造林项目、竹子造林项目、森林经营项目、竹林经营项目,风险值分别为2.221、2.121、1.954、1.705。根据以上结论,提出林业碳汇项目风险管理与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一是加快全国统一碳市场体系建设步伐,明确林业碳汇纳入交易体系的准入规则,降低系统性政策风险;二是简化林业碳汇项目认定技术标准与程序,降低交易成本;三是建立多层次林业碳汇交易市场体系,实现不同层次市场优势互补;四是立足我国人工林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森林经营型碳汇项目;五是积极对接国际碳市场发展,争取碳市场定价主动权;六是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社会公众对林业碳汇的认知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