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以往对食品短缺的担忧逐渐变化为如今对食品安全的恐慌。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使食品安全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例如1996年英国爆发的疯牛病、2001年欧洲爆发口蹄疫等。 中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如2003年发生在我国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以及近来炒得沸沸扬扬的“苏丹红”事件等,都暴露了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反映了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制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增强我国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文章共分六部分。在第一节里,概要介绍了食品及食品安全的定义。在第二节里,主要讲述了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急需立法的完善。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但由于在食品安全的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出口食品屡遭国外限制,困难重重。关键在于我国的食品安全立法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制化管理与国际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我国食品法律体系的框架结构仍有待进一步的科学化、合理化。 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的食品安全方面的立法。本文在第三节简单介绍了国际组织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立法,我们要与国际接轨,就必须遵循CAC的标准和WTO项下的SPS和TBT协议。第四节着重介绍了美国、欧盟、德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日本在管理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它们在食品安全立法方面遵循的基本原则,比如:从农田到餐桌、预防原则、食品安全责任、透明性、可追溯性和食品召回等等。这对我国政府在制定或完善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第五节里主要讲述了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之现状和问题。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初具规模,有国家层面上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针对各种食品的单行法规、与食品供应过程有关的法规、与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等等。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的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可操作性差;法律法规系统性与协调性较差;现有法律法规效力不够;执法体系存在职能不清,权限不清;法律法规执行过程缺乏规范性与连续性等。 在最后的第六节里,提出了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的一些建议。比如,适应加入WTO后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清理现在的法律法规;以国际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典为依据,建立我国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整合法律资源,完善已有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赋予执法部门更充分的权力;依法加强权力监督;建立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等等。 总之,食品安全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在世界各国都被当作一件战略性任务、基础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国内外形势迫使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必须尽快和国际接轨,努力缩短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标准的差距。我们相信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必将会越来越完善,必将对我国的人民身体健康社会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必将会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国际食品贸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主题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