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学业求助逐渐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学业求助行为是学习者克服困难、促进知识掌握的适应性行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不平衡,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往往需要他人帮助,从而提高建构知识的能力和适时运用策略的意识。本研究针对小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现状进行探讨,旨在丰富学业求助行为的理论研究,为提升小学生学业求助行为提供参考。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教育调查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现状进行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业求助逐渐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学业求助行为是学习者克服困难、促进知识掌握的适应性行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不平衡,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往往需要他人帮助,从而提高建构知识的能力和适时运用策略的意识。本研究针对小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现状进行探讨,旨在丰富学业求助行为的理论研究,为提升小学生学业求助行为提供参考。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教育调查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现状进行研究。首先,对学业求助行为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探讨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的内涵及构成,为问卷编制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重庆市S区城市、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三类学校的308名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的现状,运用SPSS26.0和AMOS26.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结合理论研究和教师访谈分析重庆市S区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求助行为调查结果的成因,讨论结果的意义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的建议。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重庆市S区小学高年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求助行为,具体表现为小学生在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驱使下普遍存在求助他人的意愿,但小学生求助外部动机偏高,部分小学生认同求助消极效果,存在假性求助现象;求助科目中数学科目最多;教师和同学是主要求助对象,互联网与教辅资料次之;积极的工具性求助行为普遍存在;求助地点主要是在教室;课上时间与课后时间都会寻求帮助;小学生普遍认可求助行为的益处,同时也不否认求助付出的代价。此外,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求助行为在性别、年级、学校类型、出身上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求助行为调查结果的成因,讨论结果的意义与不足,本研究提出了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的建议。在整体改善方面,应调整小学生的求助动机;强化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其持久的数学学习兴趣;拓宽求助渠道,完善农村地区网络设施。此外,还要重视学生性别差异,鼓励男生积极的学业求助行为,提高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正确认识求助能力观;针对年级差异,提升高年级小学生工具性求助行为,给予高年级学生适当难度的学习任务;关注学校类型差异,弱化农村学校学生的回避性求助行为,重视农村学校留守儿童问题,营造农村学校班级的安全支持性的环境;关注学生出身差异,注重传授元认知知识,激发内在的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小学数学教材在小学教学中有重要地位。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例题是小学数学的核心和基础。本文主要研究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例题编写情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内容分析比较来研究了例题,主要从7个维度来进行研究,分别是例题所属的知识领域,例题的问题表述,例题的插图,知识点的处理,点拨的运用,引导学习的方式和例题的启发方式。本研究的目的有如
学业情绪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验到的与学习有关的各类情绪,近年来对学业情绪进行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有关留守初中生这一群体的学业情绪的研究却较少。在很多研究中都发现留守经历给留守初中生造成很多方面的影响,留守初中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相关研究表明他们的学习成绩与学业情绪都不容乐观,因此了解留守初中生的学业情绪现状及如何进行干预改善十分有必要。基于以往研究,本研究将探讨留守初中生的自我同情与逆境信念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指的是保险公司在市场化的经营管理背景下,在正常的经营管理期限内,能够及时、全面、完整履行属于保险责任的赔偿能力,它是保险行业监管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险公司内部管理的重点风控环节。中国从2015年开始试运行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框架管理体系,监管机关就以全新的方式对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进行了全方位的定义和约束,对最低资本的计量明确了范围和标准,还对风险管理能力以综合评级分类监管、SARMR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载体,习题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合理选择与使用教科书习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以人教版4-6年级所有数学教科书习题为研究对象,根据分析框架对习题进行统计与分析,旨在发现第二学段数学教科书习题呈现的编写特征,从而为一线教师利用习题特征进行教学提供参考建议。教科书习题的系统化研究较少,本文选择具有权威性的人教版数学教科书进行研究。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都越来越注重打造高效课堂以及自身专业成长。新课程倡导注重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并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而课堂即时评价也是属于形成性评价。因此,课堂即时评价也日益受到重视。课堂即时评价兼具教学和评价两方面的作用,教师运用课堂即时评价的能力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成败。适当的课堂即时评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探索、求知创造的
权力概念对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古往今来权力概念在政治哲学中都具有颇受关注的研究地位,并且心理学的研究也非常关注权力概念。权力概念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抽象概念,我们经常借助于一些简单具体的始源域概念去认识与理解抽象的权力概念。垂直空间概念是比较常见的用来认识和表达权力的始源域概念。比如成语位高权重,就是典型的借用空间的高低来描述权力的高低,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明白权力这个
学生是管理的客体,也是自我管理的主体,在积极的自我管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觉性得到发展,良好的自我管理学习能力,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这种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也可以迁移到学生的生活、心理的自我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乃至终身学习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调查重庆市G区三所小学5-6年级的330名学生(共6个班级),对学生自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师在信息化时代所应具备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2019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再次强调将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总体发展目标之一,强调缩小城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对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调查,找出其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
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实践者,小学教师质量不仅事关孩子一生的成长,也直接关乎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而教师教育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影响着教师质量。近年来,随着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发展,高师院校以往独立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教师教育改革需要。“双导师制”是高校教师和实践基地教师在师范生教育实践中协同指导师范生,以锻炼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协同育人机制。“双导师制”在教师教育领域
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本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象牙塔,但校园欺凌行为的出现不仅荼毒了安静美好的校园,且对欺凌者、被欺凌者乃至旁观者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伤害。因此,校园欺凌的缓解与治理势在必行。自上世纪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校园欺凌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提出了诸多校园欺凌防治的措施。但以往研究多是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入手,分析校园欺凌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原因,对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关注不够,难以全面地对校园欺凌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