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敦煌文献的释文著述,以往各家因客观条件所限,大都依据的是缩微胶卷或辗转复印的图片,并且有的释文专家学者本身并非语言文字学专业出身,其对敦煌文献中的俗字、俗音、词汇、用字习惯等并非十分了解,这些情况无疑对释读敦煌原卷内容造成很多困难。为此,本论文根据IDP国际敦煌网站所提供的高清敦煌写卷原卷照片,选取其中三十七个写卷(佛经、变文、愿文内容以外),对比历来各家释文文献所作的释文,对其中不妥之处,从文字、语音、词汇、点校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梳理。本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是叙述本文研究缘起,介绍敦煌写卷释文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揭示敦煌写卷释文校勘的意义,提出在敦煌写卷释文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方法。第二章文字类误释研究从文字的角度对释文文献所出现的释录失误之处进行梳理,纠正历来各家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释文讹误。主要失误类别可为五类:一是敦煌写卷一般俗字俗写问题;二是写卷中出现的同一俗体代表着几个不同的字;三是写卷中的疑难字形构造;四是写卷中出现的特殊合文怪字;五是俗字类化演变。第三章语音类误释研究从语音的角度对历来各家释文释录失误之处进行研究和辨正,解决一大批因不明唐五代西北方音借字而出现的释文讹误。并根据释录失误的类别,概括出以下几种敦煌写卷借字类别:同音借字,音近借字,本非借字而释录为借字,韵文格律。第四章词汇类误释研究从词汇的角度对写卷释文出现的各种失误进行辨析,对敦煌写卷中出现的联绵词以及俗词俗语进行研究,补充以往一些释文著述因不明联绵词及敦煌写卷中的俗词俗语而出现的释录不足;主要分为三类:不明词义误释,化用典籍,连绵词不可改。第五章其它主要是从语法的角度对历来各家释文文献出现的因不明语法而误释的情况进行研究,同时对敦煌写卷本身文字或内容出现的不当,提出一些补充意见和论证,以及系统的对历来各家释文文献因释录者主观意识增删、漏录原卷内容或出版排印原因而出现的失误进行归类。大致类别概括为点校不合理、一般语法问题、固定套语识别不当、原卷内容有讹误而各释文文献录而无注、衍字、漏录、漏补、臆改、书写符号、排印讹误等。第六章结语主要从文字、语音、词汇、点校等方面对前五章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