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指的是货币需求量与其影响因子(规模变量和机会成本变量)之间的稳定关系。它表现为,当该函数稳定时,其影响因子的货币需求弹性值稳定。货币需求量与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货币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内容,在我国当前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变动更直接影响到人民银行对货币供给的调控行为,进而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影响。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能够使货币供给量对经济变量(国民收入、利率、物价水平等)产生可预期的影响。反之,当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时,人民银行也能对经济变动引起的货币需求量变化作出准确的预期,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和货币需求量保持均衡,保证物价稳定。随着近年来经济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我国经济与金融更多地融入到全球化进程当中,由此带来的金融创新和金融资产多元化使货币需求的变动与决定机制日趋复杂。这就引发了政策当局和学术界对我国货币需求相关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包括货币需求函数的估计、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检验、经济改革和开放下的诸多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等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时间段研究了股市、预期通货膨胀率、汇率、房价和两次金融危机对货币需求函数的影响,并发现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影响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程度和效应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的货币层次的影响也是不一样。除此之外,通过对货币需求函数的非线性检验,我们发现即使是对货币需求最具影响力的规模因素:国民收入也会在不同的经济周期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力,因此,本文最后给出的结论是:央行应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作用大小,有的放矢的给出货币政策,才能更准确、有效的控制物价,调节好内外部均衡,实现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第1章导论。介绍研究背景、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等。针对目前对货币需求函数影响因子中讨论比较多的几个因素,即股市、预期通货膨胀率、汇率、房价,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以前的研究经验,取长补短,并给出了研究路线图和研究中所采用的主要实证方法和模型。第2章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影响。该章首先总结了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产生效应的经济理论。然后,跳出前人的研究方法,利用2001年7月-2008年2月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将中国股市自建立以来划分为分牛市(2005年8月-2008年2月)和熊市(2001年7月-2005年7月)两个不同的阶段,采用协整的方法检验不同阶段股市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并通过实证的方法考察股市对货币结构的影响。这种分阶段的研究方法既解释了以往研究结论不一致的现象,同时发现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在牛市显著,在熊市不显著,而这个区别在总样本中不能反映。第3章预期通货膨胀率对货币需求稳定性的影响。该章首先对人们的预期通胀率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进行理论阐述。然后,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利用1993年-2009年的季度数据作为样本,建立有效预测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模型。最后将得到的预期通胀率数据代入货币需求方程分通货紧缩(1998年-2001年)和通货膨胀(2002年-2008年)不同阶段来实证研究其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并通过实证的方法考察预期通胀率对货币结构的影响。我们发现不管是通胀期还是通缩期,预期通货膨胀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显著,但是影响力较弱。另外,在不同的价格变化区域内货币需求函数的残差表现出比较显著的反向运动趋势,这说明我国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地调节价格水平,货币政策的长期目标仍然是保持价格稳定。第4章房价对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影响。我们利用协整检验考察了我国房价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发现在样本期间房价通过财富效应和交易效应来影响广义货币,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很强。另外,房价对狭义货币的影响不显著。紧接着我们利用动态分布滞后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变参数考察了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对当地消费的影响力度。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由于房地产升值潜力较大,吸引开发商和投机客,因此该市场房地产发展的财富效应很明显,且比较稳定。但是中部地区房地产的发展受其经济基本面的影响较重,财富效应不是很稳定,西部地区融资渠道单一,其消费很容易受到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政策影响。本文认为虽然我国货币需求的房地产价格的总体弹性较弱,但是不同地区的财富效应差异较大,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来研究房地产价格弹性,才能给出更加具体和准确的判断,从而为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地理论依据。第5章汇率对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影响。我国汇率体制从建国初期就存在,经过60多年的发展,汇率体制随着改革开发和市场经济的建设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2005年7月新汇改文件的颁布,标着着我国汇率体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本文首先对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分新汇改前后两个阶段分别进行考察,结论证实在不同时间段汇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效应是不一样的。并通过因果检验考察了汇率对不同货币层次的影响,结果显示汇率对货币需求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该结论和我国经济现实相吻合。第6章国际环境变动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及启示。通过Engle-Granger两步法和引用虚拟变量的方法,采用1992年到2009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分别就90年代末和20世纪初的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货币需求稳定性是否产生影响做出检验。结论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力度较大,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此影响并不显著。第7章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非线性特征。本文应用ESTAR模型对我国货币需求的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非线性的实证检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呈现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其转换变量为滞后一期的真实国民收入而不是通货膨胀率,其转换速度显著,但是较慢,转换函数的斜率值为-2.64,该结论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反映了宏观调控政策的时滞性。然后利用RMSE和MAE两个指标比较了ESTAR模型和传统的线性模型的样本外预测能力,结论是ESTAR模型更优。从检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也是不同的。因此,央行应该根据不同的经济周期对货币需求量给出合理的预期和判断,从而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第8章全文的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创新点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