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阶段,即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优化,社会稳定和谐。在经济新常态阶段,我国的政治和社会也都具有了新的特征。经济新常态也意味着社会各行业、产业、企业的发展内核转变为了创新。这就要求校企合作积极响应经济新常态的需求,为企业在经营模式、管理手段、营销方式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具经济效益的高素质人才和智力支撑。作为校企合作主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同时也是组成我国教育体制的重要部分,虽然在过去十余年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是逐渐萎缩的生源规模,二是本科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向应用型人才转变,三是国际教育介入的力度逐渐增大,四是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所占份额逐渐减少。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借助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是职业院校面临的头等大事,机遇和挑战并存。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无法满足企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教学与实践难以保证对接顺畅,已经开展的校企合作措施不够深入,沟通不够及时。对于企业来说,经济新常态改变了宏观发展格局,也对企业能否借助校企合作进行管理模式等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对于校企合作也是大力支持,经济大环境要求企业进行创新,国家出台了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职业院校变革创新空间巨大。经济新常态下,校企合作正逢其时,要抓住机遇,建立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利益共同体,让双方都能享受合作红利,融科研、创新、创业、就业于一体,深化校企合作关系。在经济新常态下,各方要携手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政府作为校企合作的后勤保障,要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建立创新的体制机制、打造双赢的利益共同体推动校企合作。职业院校要积极为社会服务,面向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创新管理机制,建立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加强校企合作交流沟通。企业要主动顺应经济转型升级的潮流,加强校企合作,关注长远利益,借助职业院校的科研创新平台,改善企业管理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