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信息与互联网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上实现,打破时间、空间以及条块的制约,从而加强对政府业务运作的有效监管、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为公众和企业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的一个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已成为影响各国政府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在这种全球环境下,我国政府抓住机遇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重塑政府形象,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在地理分布上十分分散,人均耕地少,生产效率低,抗风险能力差,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对信息的要求高,迫切要求农业生产服务部门能提供及时的指导信息和高效的服务。但我国农村通信基础设施薄弱,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管理部门在信息化方面起步较晚,农业电子政务建设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为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我国政府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电子政务。 本文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电子政务的概念、特点、意义、内容、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然后结合我国农业和农业管理的特点,就农业电子政务建设的必要性、构建原则、策略、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我国农业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最后,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就电子政务在农业系统——植保行业中的运用作了一定的研究,就如何提高管理效率、提高为农民服务的水平提出了一些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