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层级医疗资源空间格局及医疗服务可达性差异分析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s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增长,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伴随物质条件提升而不断增加。目前来看,我国公共医疗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高水平医疗资源竞争激烈而初级医疗资源浪费严重,促使政府出台“分级诊疗”政策,通过规范居民就医行为,缓解其供需矛盾对居民健康产生的危害。尽管政府鼓励以医疗资源等级引导居民就医行为,然而该政策并未达到强制实施条件,现实生活中居民就医行为主要受就医需求的影响,其就医模式与政策规则存在差异,因此研究层级医疗资源空间分布状况,并通过建立居民就医行为模式,探索当前就医行为下居民获取医疗服务能力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医疗机构空间分布、交通网络数据以及自然社会经济数据等,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首先使用最邻近指数、不平衡指数、网络维数和核密度等方法分别分析了陕西省医疗资源空间分布类型、均衡性、复杂性和分布密度,并运用改进的“节点成本”网络分析法结合时空距离模型、两步移动搜索法探索省域三层级医疗服务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区域居民和社会弱势群体获取医疗服务差异状况进行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陕西省各地区、不同等级医疗资源空间分布类型均为集聚分布,高等级医疗资源最邻近指数小于0.5,集聚程度总体大于初级医疗资源;不同地区医疗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均衡性水平较差,其中高等级医疗资源空间差异最大。此外,医疗资源在空间上呈不等概率分布,存在向各行政区经济文化中心集中的态势,除初级医疗资源容量维接近2外,其余医疗资源及其服务能力容量维均小于2,且信息维相比容量维差距较大,表明其空间分布复杂性程度较高;不同等级医疗资源在各城市建成区形成高密度核心,并随着医疗资源等级的提升,其集聚范围减少,显示除城区外的省域大部分地区尤其乡村地区高等级医疗资源匮乏。(2)省域初级医疗服务可达性总体水平良好、空间差异较小,平均最短就医时间为23.9mins,二级、三级医疗服务可达性两极分化现象突出,二级医疗服务可达性以各地级市城市建成区为高值中心形成带状多核心空间结构,远离城市的偏远乡村地区可达性水平较差,三级医疗服务可达性“核心-边缘”结构突出,各地级市以西安市为主核心形成次级核心,关中地区可达性均值接近陕南、陕北地区2倍,可达性水平明显强于陕南和陕北地区。不同区域医疗服务可达性影响因素空间异质性较强,总体来看,省域居民获取初级医疗服务可达性水平主要受高程(系数:0.29)、坡度(系数:0.12)以及区位条件(系数:0.32)等自然因素影响,社会与经济因素对居民初级医疗服务可达性水平影响较弱;相反,高等级医疗服务可达性对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以及城市化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较为敏感。(3)陕西省不同区域居民获取三层级医疗服务可达性差异程度整体较大,居民获取初级医疗服务空间差异程度弱于二级、三级医疗服务;三大地理分区相比,关中地区居民获取医疗服务可达性基尼系数整体小于陕南和陕北地区。从不同群体获取医疗服务可达性水平来看,老龄化人口就医可达性与非老龄化人口未出现明显差距,但农业人口就医可达性相比非农业人口差异突出。(4)交通条件改善对初级医疗服务可达性空间格局影响有限,但能明显提升二级、三级医疗服务可达性水平,尤其乡村地区可达性水平,显著影响高等级医疗服务可达性空间格局,减少区域间差异。同时,交通条件改善能够有效缓解不同群体获取医疗服务可达性水平差距,促进群体间就医公平。医疗服务水平增长同样能够提升居民就医可达性水平,服务阈值增大、服务能力权重增加分别能使可达性均值提升4.26%、17.02%,但其对可达性空间格局影响有限。
其他文献
SO2的大量排放是造成环境恶化和酸雨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提升SO2的治理效率。氧化钙湿法脱硫存在效率低、无法实现SO2的超净排放,同时产生的脱硫废液和废渣未得到合理利用,造成硫镁资源浪费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脱硫塔的模拟与优化,并进行了脱硫废液和废渣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脱硫塔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考察了原有工况下脱硫塔内浆液浓度分布、烟气
学位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配电网规划(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DNP)过程中的馈线选型(Conductor Size Selection,CSS)将直接影响配电网规划的经济性和运行稳定性。我国电力系统低碳化转型进程中,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显著提高,而可再生能源存在出力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会导致配电网运行中的潮流双向化、线路损耗提高和可靠性降低等问题,分析
学位
目的:分析PM10对2型糖尿病患病和发病风险的影响,探析PM10对糖脂代谢指标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效应,揭示PM10对2型糖尿病发病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金昌队列”为平台,收集基线和第一次随访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健康体检数据,剔除家庭住址信息不完整、糖脂代谢指标缺失和糖尿病诊断信息不完整者,共计纳入24285人。运用Arc GIS10.3软件根据家庭住址距离最近原则匹配相应环境监测站点,完成个体
学位
钇铝镓石榴石Y3Al5-xGaxO12(x=0,1,2,3,4)陶瓷是目前最具有长余辉发光潜能的材料之一,其中Y3Al2Ga3O12:Ce,Cr在激发后能够达到上千mcd/m~2的亮度输出,且能够保持800分钟以上的余辉时长,远远优于传统长余辉粉体等材料并且长余辉陶瓷因其硬度高耐磨损且防水性能优异,能够在更多环境苛刻的条件下使用。能在维持现有的钇铝镓石榴石在长余辉方面的应用优势的同时,提升其最大余
学位
基于动植物变形行为的可逆变形高分子(Shape Changing Polymer,SCP)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具有响应外场并可逆改变自身形状的能力。作为重要环境参数之一的湿度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但相比于热、光、电场、磁场响应型可逆变形高分子,具有湿度响应变形的高分子材料研究相对较少。湿度响应变形的控制关键在于材料的各向异性结构,现有研究致力于各向异性结构的局部调控,以提升湿度响应变
学位
从大豆中提取的大豆多糖生物活性已经被广泛研究,而其秸秆常被当做废料丢弃,并且从秸秆中提取的大豆多糖结构特征与生物活性还未被研究。本文选取大豆秸秆多糖和黄芪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大豆秸秆多糖和黄芪多糖对MCF-7细胞抗肿瘤活性对比分析,探究大豆秸秆多糖是否有相应的抗肿瘤活性,分析秸秆多糖与黄芪多糖的结构差异,为结构修饰与改造使秸秆多糖具有相应的药理活性奠定基础。首先对大豆秸秆粗多糖和黄芪粗多糖进行纯化
学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因超高灵敏度、样品用量少和快速无损检测等独特优势,在分析检测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贵金属(Ag、Au和Cu等)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产生的局部电磁场增强可以显著增强拉曼信号,通过改变金属纳米粒子的组成、尺寸、形貌和介电环境等因素可以实现对其LSPR性能的有效调控。构筑具有高灵敏度、优异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等特点的SERS活性基底是本领域的重要研
学位
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从系统的微观结构和微观粒子的运动出发计算宏观输运系数。最初,爱因斯坦把布朗运动看作马尔科夫过程得到了粒子的输运系数。此后,研究人员把相关思想推广到其它输运过程,发展出了涨落耗散定理和线性响应理论等方法和工具,从而建立了近平衡态统计物理的基本框架。“长时尾”现象的发现也使人们意识到近平衡态统计理论的局限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理论发展和实验进步,人们在低维材料中发现
学位
近年来,非共轭聚合物体系由于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荧光发光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兴趣。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非共轭聚合物的荧光发光研究,从发光现象到发光机理及其应用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现有非共轭聚合物的荧光发光研究多专注于团簇后结构刚性更好的超支化聚合物,但对星形非共轭聚合物的荧光发光研究较少涉及。因此,星形非共轭聚合物的设计与合成对丰富非共轭聚合
学位
土壤微生物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养分运转、能量转换、生态环境改善和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地表覆盖不仅能通过改善土壤环境,如土壤温度、含水率、通气性等土壤结构,改善土壤养分和理化性质,同时对土壤微生物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实现旱作农业区农田土壤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本研究基于设置在黄土旱塬农业区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以未覆盖(CK)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处理(地膜覆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