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代”诗歌是中国当代新诗史上重要的诗歌潮流。虽然“第三代”诗歌在整体层面上,都追求“生命”与“真实”,从八十年代中期“第三代”人登上历史的舞台开始,“第三代”诗歌从“生命”出发,基于对“真实”的追求,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来树立他们的“生命观”。但是“第三代”诗歌因其规模庞大,内部构成也较为复杂,所以决定了由“第三代”诗歌内部必然会产生出诸多的“差异性”。本论文以“生命诗学”这一诗学观念出发,以“真实”为出发点来研究“第三代”诗歌的“生命观”,进一步研究在“第三代”诗歌“群像”与“个体”之间“生命观”的差异性。 论文的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首先,介绍“第三代”诗歌的研究现状,理清“第三代”诗歌的研究脉络,通过综述文献及研究成果,了解“第三代”诗歌的研究已经达到的深度与广度。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其次,梳理绪论部分“第三代”诗歌的一些基本知识概念,探讨“第三代”诗歌的命名的由来,指认“第三代”诗歌相比较于“朦胧诗”出现的一些新的特征。通过重新认识“第三代”诗歌,为本论文的论述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论文的第二部分开始,本论文就进入了正文的部分。这一部分,笔者主要论述了当“第三代人”以群像出现时,“第三代”人的“生命特征”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喜剧性”:强调生存的积极性。他们张扬、躁动、激情,聚集于江湖,带有一定的“侠气”和“江湖”气息,将生命力强劲地喷发出来,从而短暂逃离现实的悲苦与渺小无助。通过对“第三代人”的生命“群像”的辨认,不难看出,当他们以群体面孔出现的时候,他们表现的生命通常是“热”的。 论文的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三代人”的生命“个体”进行考察。在这一部分中,主要采取“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结合具体的诗歌文本,通过对张枣、王寅、海子和翟永明的论述,可以看到的是,当回到个人,第三代人其实并不像表面上那么激情澎湃,相反,他们孤独、隐忍甚至决绝。这样的“个体真实”与“群像真实”形成悖反,群像之“热”又与个体之“冷”产生反差。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以“生命”的视角作为观察点,对整个“第三代”诗歌进行了重思,认可其为生命领域的突围与拓殖所做出的贡献,为汉语新诗的写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是,不能不指出一个危险的信号,“第三代”诗歌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了泥潭,作为生命的诗学,却踏入了生命亲自制造的“迷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