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数量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可以在理论上充实公司财务投资理论,改进公司财务投资理论包括单项资产投资和资产组合投资理论,深化资产管理,从而优化公司长期股权资本与短期营运资本的结构。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该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性。本文研究的问题是企业每日发生的固定资产占用与流动资产消耗的数量关系问题。流动资产对固定资产的比例越高,企业财务风险越小,资金调度越灵活,但在一定条件下却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本文将固-流比例与公司业绩相结合进行研究,通过上市公司数据验证固-流比例理论,有助于企业发现问题,保证企业的经营质量,使得企业绩效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文章以沪市制造业2001-2008年上市公司的1416个数据样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固-流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公司绩效指标主要采用净资产收益率。文章构建控制变量下固-流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多元回归模型,利用EViews统计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因会计年度、行业类别的不同表现出的线性显著性不同,总体上来看固-流比例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但不具有显著性;固定资产比率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但是不具有通常的显著性;流动资产比率与企业绩效有不稳定的线性关系,影响方向时正时负;总资产周转率率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文章分析认为合理配置资产、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是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途径,为企业更好的进行资源配置、资产管理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为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提供指导。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言,概括的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为文献分析及理论基础,介绍了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公司绩效的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有关实证文献;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设计,对所要研究的对象和样本进行了界定,选取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提出研究假设,建立模型;第四部分是实证研究结论及分析,通过建立模型,得出实证结论,对实证结论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是现状及建议,指出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资产结构的建议;第六部分是本文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