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宮内膜异位症(EMT)发病机制复杂。Sampson的经血逆流学说可诠释腹膜及部分卵巢EMT。正常情况下约有50~90%的育龄妇女发生经血逆流入盆腔;但只有少数罹患EMT,说明EMT的发病尚受其它因素影响。逆流子宮内膜向腹膜粘附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是本研究关注的焦点。 EMT患者腹腔内,免疫活性细胞的数量与活性均显著高于未患EMT妇女。炎性细胞从血循进入组织通过趋化因子的浓度梯度介导,异位组织周围炎性细胞的募集可能由种植部位的细胞合成释放特定趋化因子所介导。趋化因子生物活性的充分发挥依赖于与其受体的交联,由于二者之间结合的复杂性,对趋化因子和受体同时进行研究将更有利于解析其在EMT中的作用地位。从分析异位灶与在位内膜的趋化因子受体表达谱入手,筛选与EMT有关的趋化因子受体,并对它们及其相应配体进行研究是确立趋化因子在EMT中作用地位的一个有效切入口。 异位灶局部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转录和翻译受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EMT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雌激素可能是调控这些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因素之一。此外,人类EMT发病率升高被认为与接触环境污染物有关。大气污染物TCDD是全球普遍存在的最严重的大气污染物,有研究发现与雌激素之间存在联系。揭示二者对趋化因子及受体的调控作用,有助于阐明它们在EMT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已经发现多种趋化因子参与EMT的发生,它们不仅担任募集炎性细胞的功能,还有促进局部细胞增殖、参与血管形成等作用。探讨相关趋化因子在异位灶形成中的作用,将为解析EMT发病机制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本课题拟通过以下研究设计,解析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EMT中的表达调控及致病机制:1.EMT患者异位灶与在位内膜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特征 首先用RT-PCR法系统分析18种趋化因子受体在EMT患者在位内膜及异位灶的转录水平,并筛选出异位灶较在位内膜高转录的趋化因子受体(CCR5、CCR8和CXCR1)。免疫组织化学法在蛋白水平验证上述三种趋化因子受体高表达于异位灶,同时证实在位子宮内膜翻译其相应配体RANTES、MIP-1α、I-309和IL-8。进一步从EMT患者在位内膜中分离、纯化子宫内膜间质细胞,RT-PCR法系统分析18种趋化因子受体转录水平,发现与在位内膜转录模式基本吻合;流式细胞术证实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表面CCR5、CCR8和CXCR1的翻译表达。本部分研究表明:异位灶和在位内膜表达多种趋化因子受体;与在位内膜比较,异位灶高表达CCR5、CCR8和CXCR1。提示子宮内膜在不同微环境中趋化因子受体表达发生改变可能在腹腔内种植中起作用。 2.CCR5/RANTES、MIP-1α在EMT中的作用 用不同浓度17β-E2和TCDD以及10-9M17β-E2联合1nM TCDD分别处理ESC、HPMC和单核细胞系U937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ESC表面CCR5表达,ELISA法检测HPMC及U937细胞分泌相应配体RANTES、MIP-1α水平。然后,建立异位灶相关靶细胞——ESC、HPMC和U937的细胞间非接触和细胞间接触共培养系统,分析17β-E2和TCDD单独或联合处理对不同细胞共培养系统分泌趋化因子RANTES、MIP-1α的影响。 结果表明:E2和TCDD单独处理抑制ESC表达CCR5,联合应用后表达上调,且与E2剂量呈正相关。17β-E2对HPMC和U937分泌RANTES无影响,但可加强TCDD对HPMC分泌RANTES的促进作用以及对U937分泌RANTES起抑制作用。HPMC和U937细胞共培养不仅使RANTES分泌量明显增加;且17β-E2联合TCDD处理发挥了促进作用,这可能是腹腔液中RANTES水平增加的原因。 HPMC和U937细胞均能分泌较高水平MIP-1α。17β-E2对HPMC和U937细胞分泌MIP-1α无明显影响;但TCDD同时促进这两种细胞分泌MIP-1α;17β-E2和TCDD联合应用协同促进MIP-1α的分泌。由此可见,TCDD可能通过诱导腹腔内MIP-1α升高参与腹腔对单核巨噬细胞募集及异位灶的形成。 2.CXCR1/IL-8在EMT中的作用 结果显示:ESC表面CXCR1表达模式与CCR5一致。TCDD促进HPMC分泌IL-8,与17β-E2联合后作用更加明显。17β-E2和TCDD分别单独处理抑制U937细胞分泌IL-8,联合后无明显作用。 ESC-HPMC共培养促进IL-8的分泌,17β-E2对共培养系统IL-8的分泌无影响;但可加强TCDD的促进作用,说明逆流子宫内膜细胞进入腹腔引起的急性炎性反应可被E2和TCDD扩大;HPMC-U937共培养也对IL-8分泌起促进作用;并且较ESC-HPMC更为明显。以上结果提示腹腔内HPMC和周围炎性细胞之间的间接或直接作用是IL-8的主要来源。TCDD促进HPMC-U937分泌IL-8,但与17β-E2联合后却明显抑制该作用。这与炎症反应过程中募集不同类型的免疫活性细胞相关。 4.CCR8/I-309参与EMT的作用机制 流式细胞术分析rhI-309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表面整合素β1和αvβ3的表达率和表达强度的影响。趋化试验研究rhI-309对ESC及U937细胞的趋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ESC表面β1表达率很高,I-309能增强其表达强度;对αvβ3无明显影响。I-309对ESC无趋化作用,但能够趋化、募集单核细胞。因而I-309的功能发挥具有细胞靶向性,通过上调ESC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直接诱导其粘附,与此同时募集更多的单核细胞到达ESC种植局部,使多种趋化因子在内的致炎因子分泌增加,引起免疫微环境改变,促进异位灶形成。 在17β-E2和TCDD对异位灶相关靶细胞CCR8/I-309调控研究中发现:17β-E2和TCDD均能上调ESC表面CCR8表达,联合处理无协同作用。TCDD促进U937细胞分泌I-309;在E2存在的情况下,这种作用更加明显。HPMC与U937细胞的直接接触能够促进I-309的分泌,17β-E2和TCDD单独或联合作用对比均无明显影响。腹腔内巨噬细胞侵润可能由I-309所介导。 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筛选出异位灶高表达的趋化因子受体CCR5、CCR8和CXCR1。之后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17β-E2和TCDD对上述趋化因子受体及相关配体的表达调控,阐释了17β-E2和TCDD在趋化因子及受体表达调控中具有协同作用;并通过建立异位灶相关靶细胞共培养系统,分析体外细胞共培养对趋化因子分泌的影响,证明了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促进趋化因子的分泌;分析了CCR8/I-309在异位灶形成初期的作用机制,为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EMT中致病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