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应用腹部隔姜泥十字灸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经前期综合征,比较其治疗前后的症状及体征变化,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期提供新的临床参考和思路。 方法:筛选符合课题纳入标准的70例气滞血瘀型经前期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入腹部隔姜泥十字灸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5例。两组治疗均在每次月事来潮前14d开始,经来则止,共观察3个月经周期。对比治疗前、后经前期综合征患者中医症状积分以及月经前期症状积分(COPE)的变化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腹部隔姜泥十字灸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经前期综合征,比较其治疗前后的症状及体征变化,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期提供新的临床参考和思路。
方法:筛选符合课题纳入标准的70例气滞血瘀型经前期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入腹部隔姜泥十字灸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5例。两组治疗均在每次月事来潮前14d开始,经来则止,共观察3个月经周期。对比治疗前、后经前期综合征患者中医症状积分以及月经前期症状积分(COPE)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腹部隔姜泥十字灸法)总有效率达93.75%,对照组(常规针刺法)总有效率达83.87%。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治疗均可改善中医相关症状(P<0.05)。尤其在改善乳房胀痛、小腹胀痛、思维不清晰、头痛、善太息、食欲不振、烦躁易怒、胁肋胀痛方面,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抑郁悲伤、失眠方面,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总体症状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3.两组治疗均可改善月经前期不适症状(P<0.05)。在月经前期症状总积分方面以及经前情绪、躯体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腹部隔姜泥十字灸法与常规针刺法均可改善气滞血瘀型经前期综合征的中医症状和月经前期不适症状,但腹部隔姜泥十字灸法较常规针刺法而言效果更具有优势,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丹参红花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血瘀气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其有效组分配伍丹酚酸B-红花黄色素A通过调控Hippo通路对动脉硬化进程的抑制作用,从而揭示丹参红花方对动脉硬化血管的保护机制。 方法:1.临床研究:临床筛选了64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血瘀气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丹参红花方+常规西医治疗(口服硝酸酯类+阿司匹林+他汀类,必要时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观察甘麦大枣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提供更多的临床路径,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方法:选取烟台市中医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妇科门诊,符合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的66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接受甘麦大枣合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3例,予布洛芬缓释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
目的:通过观察丹黄祛瘀方联合葆宫止血颗粒对子宫瘢痕憩室致气虚血瘀型经期延长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行经天数、证候积分、憩室的变化等指标,探讨丹黄祛瘀方治疗子宫瘢痕憩室致经期延长的作用机制,丰富本病“多虚多瘀”的病机内涵,为本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 方法:收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治疗组运用中药丹黄祛瘀方联合中成药葆宫止血颗粒治疗,对照组仅运用中成药葆宫止血颗粒治疗,治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胃脘下俞穴、阳池穴结合耳穴压豆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方案,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胃脘下俞、阳池、肺俞、胃俞、肾俞、三阴交、太溪结合王不留行籽耳穴贴按压耳穴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神门、脾、胃、肾、胰胆、肺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在针刺主穴肺俞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腧穴规律并挖掘新的针灸处方,比较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新处方与常规针灸处方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并通过脑储备能力评测平台检测脑储备能力评分,以判断患者脑功能恢复情况,为临床治疗卒中后抑郁提供新方参考和新的评价指标。 方法:将62例PS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以接受治疗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在研究过程中两组各有1例患者因个人原因脱落,最终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伴有耳鸣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方法:1.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突聋伴耳鸣的患者(耳鸣至少有一侧与听力损失为同一患耳)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6人,若双耳都有听力损失,以新发病患耳入组。2.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泼尼松每天1mg/kg(最大剂量建议为60mg),晨起顿服,连用5d,不必逐渐减量,5%葡萄糖250ml+金
目的:观察针刺神门穴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以期为针刺治疗本病的临床选穴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将54例DCAN患者随机分为神门组(27例,脱落1例)和悬钟组(27例,脱落1例),共52例纳入统计分析。神门组患者给予针刺双侧神门穴,悬钟组患者给予针刺双侧悬钟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针刺前、后5min的心率变异性(HRV)频域指标低频(LF)、高频(HF)、低频
目的:通过对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临床观察,比较合谷刺配合隔药饼灸法与常规针刺法对本病的疗效差异。 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30例给予合谷刺配合隔药饼灸治疗,为治疗组;另外30例给予常规针刺治疗,为对照组。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2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治疗结束后分别填写简化McGill疼痛问卷、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量表(MPES),统计分
目的:依据“气质学说”理论选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并观察其临床疗效,以期为失眠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依据五态性格进行选穴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选穴针刺。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结束时各进行一次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的测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的变化情况,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
目的:应用齐鲁脏腑推拿治疗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观察脏腑推拿对伤科类疾病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课题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标准的68例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纳入课题,随机分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齐鲁脏腑推拿疗法,对照组采用颈项部常规推拿疗法。两周(6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应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和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进行分析评价,对比两组疗效差别。随访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