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体育场馆是指政府直接通过财政拨款或间接通过其他途径筹集资金兴建,以体育竞赛、运动训练、高校教学和全民健身等为主要用途的社会公有体育场馆,它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最根本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体育部门管辖的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往往都是由政府出资,以举办高水平运动会为前提兴建的,场馆投资大、标准高,但在赛后由于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不清、场馆开发利用欠缺等原因,导致场馆面向社会服务利用率降低,使场馆资源造成极大浪费。通过对天津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建设概况、管理现状及运营现状的分析,列举了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社会服务经验并对其进行SWOT分析,从政府部门角度提出体育场馆赛后社会服务在管理体制、服务标准、服务能力、场馆人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明确政府部门“掌舵者”角色、完善场馆社会服务标准体系、拓展场馆社会服务功能等七条完善公共体育场馆赛后社会服务的基本建议,为今后政府部门在参与公共体育场馆赛后社会服务过程中给予参考,也为体育场馆在日常管理利用中提供借鉴。同时也希望引发人们对天津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关注和重视,为天津市的公共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