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中心颈动脉闭塞性疾病行手术治疗对脑血流调节能力影响的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yl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已有大量研究证实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C A)受损,受损的dC A与脑卒中的发生相关。目前国内对于外科手术治疗对颈动脉闭塞性疾病脑血流调节能力的影响的连续性研究不多,因而本研究目的在于收集我中心行手术治疗的单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通过术前术后多个时段对其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进行监测,探讨外科手术对颈动脉闭塞性疾病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影响的变化过程。目的:通过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血管病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3例经CTA或DSA诊断为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复合再通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术前及术后多个时段对患者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进行检测,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对颈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的影响的变化过程,从而指导治疗及预后。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血管病外科33例经CTA或DSA诊断为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复合再通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术前及术后对患者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进行检测,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对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的影响。所纳入的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术后经DSA或CTA证实为再通成功,且术前、术后3天、术后1个月均接受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的检测,通过传递函数法分析所得的血流及血压信号,得出参数:相位差、增益和相干函数。将术后各参数的数值分别与术前进行对比并纳入统计学分析。结果:总体患者手术侧术后1个月的相位差与术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术后3天与术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215);手术对侧相位差术后与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患者手术侧与手术对侧的相位差在术前与术后3天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4),在术后1个月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749)。结论:1.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经外科手术成功治疗后可以改善其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但需要术后1个月左右恢复到健侧水平。2.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复合再通手术是治疗颈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有效术式。3.颈动脉闭塞性疾病其患侧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受损。
其他文献
目的:对现有的关于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妇科开腹手术后镇痛中应用的临床对照试验进行系统性回顾,并进行Meta分析,以加深我们对其临床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了解。方法:
房地产作为信托资产投向的五大领域之一,房地产信托已经成为许多信托公司的主要业务种类。在主动管理类业务中,房地产信托更占有比较大的份额。随着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从而房地产信托产品的激增,同时信托融资对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因此对于如何针对房地产信托业务开展风险控制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梳理得出,国外研究现状中的房地产信托为房地产信托基金,而国内研究现状中房地产信托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