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业典礼演讲是公共演讲的一种类型,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公共演讲的研究多集中于政治语篇,而对于毕业典礼演讲却很少关注,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来研究就更为少见。本文以美国高校2009年综合排名前十所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词为语料,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在小句层面上以韩礼德的语气和情态系统为理论框架,得出语气和情态系统表达的分布情况,揭示语气和情态系统在毕业典礼演讲词的主要语言特征及作用,并以此来探究演讲者是如何运用语气和情态系统实现其教育和劝说功能的;在语篇层面上,以哈桑的情景语境构型和语类结构潜势为理论框架,得出语篇结构中必要和可选成分及分布,形成毕业典礼演讲词这一语类的语篇结构潜势并以此来探究演讲者是如何建构语篇结构及该语篇结构所实现的功能。研究发现,在语气类型中,陈述语气占据绝大部分数量,其次是祈使语气和疑问语气。在语气成分中,第一人称“我”和“我们”做主语的总和要大于第二人称“你”做主语的使用。现在时位于主要时态中第一位,其次是过去时和将来时。语气表达分布的不同体现了它们在毕业典礼演讲词中的不同作用。陈述语气的作用是陈述事实,宣传思想,提出建议和表达期望和要求。祈使语气有利于演讲者直接、明确的表达呼吁和号召。疑问语气不是为了得到回答而是为了引起注意和强调。第一人称主语表明了演讲者倾向于对其观点和判断承担责任,增强其观点的可信度。第二人称主语的使用表明了演讲者希望毕业生能够主动承担责任,而这种对毕业生的直接称呼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参与性。在主要时态方面,现在时有利于陈述的现实性,过去时能够加强引例的客观性,将来时能够唤起毕业生对未来的想象和信心。在情态系统中,意态表达多于情态,表明了在演讲者眼中,毕业生承载着责任和希望。情态取向多使用隐性,客观情态表达,表明演讲者在表达其劝说目的时尽量保持其观点和判断的客观性。情态量值中,中高值多于低值,表明演讲者对其观点和判断的肯定。在语篇结构中,共有11个结构成分,其中7个为可选成分,即称呼,致谢,表达谦虚,祝贺,描述毕业生学习生活,探讨社会问题和鼓励。4个为必要成分,即陈述主题,提供建议,号召行动和表达祝福。可选成分的数量较多,位置比较灵活,说明了毕业典礼演讲词的受限性不强。11个结构成分实现了毕业典礼演讲词的语篇寒暄,信息,劝说及互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