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揿针穴位埋针联合口服莫沙必利对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临床疗效、胃排空、血糖、胃肠激素的影响。探讨穴位埋针治疗DGP的作用机制,评估穴位埋针治疗DG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DGP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入组前均停用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副作用的降糖药(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1周,并给予其他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A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1片)3次/日,饭前30分钟口服,治疗周期为4周。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传统针刺穴位1次/日。C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揿针穴位埋针1次/日。B组和C组均取穴中脘、上脘、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天枢和双侧内关,均以4周为治疗周期。通过症状评分分别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总体症状积分,超声监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排空率(GER)和胃排空时间(GET),抽取静脉血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症状积分明显下降、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和C组比较,症状积分、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30minGER、60minGER均明显提高,GET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A组比较,B组和C组30minGER、60minGER均明显提高,GET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和C组比较,30minGER、60minGER、GET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1c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A组比较,B组和C组FPG、2hPG、HbA1c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和C组比较,FPG、2hPG、HbA1c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MTL、GAS均明显下降,SS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A组比较,B组和C组MTL、GAS均明显下降,SS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和C组比较,MTL、GAS、SS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三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皮疹、乏力、心悸等药物不良反应,也未出现断针、血肿等不良反应。结论:1、清铃揿针穴位埋针可明显改善DGP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总体症状积分,提高胃排空率,缩短胃排空时间,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并降低血糖。2、清铃揿针穴位埋针联合口服莫沙必利治疗DGP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口服莫沙必利,提示中西医结合比单独西药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3、清铃揿针穴位埋针与传统针刺疗法在治疗DGP时疗效相似,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持续刺激穴位、调节胃肠运动、改善胃肠激素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