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博士论文的研究源自对说服言语交际过程的经验解读。所展示的核心问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是怎样采用话语形式来满足“说服某人改变原有态度,或在此基础上实施某种行为”的需要。本文从说服类交际意图出发,研究这些说服话语是如何产生、应用,其话语形式又该当怎样去建构和加以理解的。全文由七个章节和一个结语构成。第1章绪论。阐明研究的缘起、价值、立场与思路。人们的各种言行均起源于人的需要。当人们期待以话语形式满足需要之刻,交际意图诞生了。说服类言语交际过程是指:特定交际语境中,说服者择取某一话语形式来实现说服类交际意图的过程,这就是本篇论文的研究立场。说服类交际意图的实现需要说服者将话语形式与说服类交际意图建立起关联。这具体呈现为:说服类交际意图——说服类交际意图的实现条件——说服类交际意图的实现过程——说服类言语交际的话语形式等方面。在说服类言语交际过程中,以上几个方面彼此联系。这篇博士论文的研究价值:理论上,从言语交际的实际经验出发,建立言语交际的立体研究模型来分析说服类言语交际。以需要和需要的满足状态分别作为解读说服的起点和终点,揭示语言应用的本源。以话语形式表达核心——说服类交际意图的实现为线索,辨析说服类话语形式和说服类交际意图连接的机制、原则与途径。有效构建说服类言语交际的话语形式并进行分类。实践上,这项研究有助于对外汉语功能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对外汉语行业口语水平测试评定标准的建立,对于语言应用教学、传媒广告语言说服性的改进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运行等都有着极为现实的促进作用和意义。第2章相关研究综述。本章将国内外相关研究加以归纳总结。国内对说服类言语交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间接言语行为、预设、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等。国外则主要涉及霍夫兰的“说服”理论、卡茨的“态度功能”理论以及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等相关的众多语言学观点。这些研究涉及话语功能、实现条件和话语意义等问题,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借鉴。第3章说服类言语交际行为结构。本章论述了说服言语交际的主体、意图、形式和语境四部分。说服类交际意图实现结构表现为:说服者说服被说服者改变原有态度,或在此基础上实施某种行为+说服缘由。第4章说服言语交际主体角色选择及效果。说服言语交际主体是多种角色的复合体。现实的说服言语交际中,交际主体双方的角色选择将会影响说服效果。第5章说服类交际意图的实现条件分析。经过分析综合,我们可将说服类交际意图的实现条件分为:说服者的需求、被说服者的能力、态度和行为的实现条件、主体角色定位适当、被说服者的行动意愿。此外,还分析了说服类交际意图的实现条件模型和实现条件图式。第6章说服类交际意图的实现过程。本章不仅论述了说服类交际意图的实现机制、实现原则还阐述了说服类交际意图的实现途径和实现类型。在现实的言语交际中,当某一话语形式标识说服类交际意图的任何一个实现条件时,均可以唤醒说服类交际意图实现条件图式,从而推动说服类交际意图的实现。这一“标识—唤醒”的过程就是说服类交际意图的实现机制。第7章说服类言语交际的话语形式。说服类言语交际的话语构成分为说服意向内容与说服缘由两大部分,所以说服类言语交际的话语形式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加以解读和构建。第8章结语。表述本文的研究展望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