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自燃CH4-CO2-N2多元惰化体系与注气安全性研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0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矿采空区自燃是严重影响一些采煤工作面正常开采典型灾害,在多种防灭火方法中,向采空区注CO2重气惰化的效果最好,但也存在问题,为降低因CO2向工作面内泄漏对人员造成威胁,降低成本,现场多采取CO2与N2联注的方法。如何优化注气参数,达到合理配比,又能保证CO2施用安全,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提出建立采场CH4-CO2-N2多元惰化理论体系,引入综合反映采空区内氧浓度-煤氧化强度变化按位置加权求和的“耗氧准则数”,结合现场资料、实验研究、工程实测与数值仿真等方法,系统研究采空区瓦斯贮存惰化、注CO2或N2惰气方式与惰化效果的一般量化规律以及工作面安全性,科学指导现场采空区自燃防灭火工作。
  采空区氧浓度与煤耗氧有直接关系,建立封闭耗氧-自然升温综合实验平台,分别对红庆梁矿和晓南矿多个煤样进行实验,测定煤样罐中氧气浓度与耗氧时间变化关系,换算出煤样在不同氧浓度下的耗氧速度、窒熄临界氧浓度、最短自然发火期;建立3D采空区CFD仿真模型,包括“O”型圈冒落碎胀系数空间分布函数、非均匀瓦斯涌出源模型,根据工作面通风-漏风测定和瓦斯抽采-注惰性气体流量等设置模型的边界条件。为验证模型正确适用性,结合阜新五龙矿3123工作面注氮气采空区气体束管实测,通过对比,CFD理论结果与实际相吻合。采空区氧浓度与采空区瓦斯浓度与抽采参数密切相关,模拟研究得到,耗氧准则数与瓦斯涌出强度呈负指数规律变化,与瓦斯抽采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二次曲线变化;在考虑瓦斯的前提下,分别对采空区单独注N2、注CO2、N2-CO2混合同注、同位置双口单独注气(以下称同位共注)、不同位置同注N2和C O2(以下称异位共注)等各种惰化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空区耗氧准则数随注惰气位置深入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非线性变化,与N2和CO2的注气流量呈负指数衰减变化。注惰气位置的最佳范围在工作面后方50~80m,其中同位置高位注CO2-低位注N2的惰化效果最佳。混合同注的N2与CO2流量的最佳配比为6:4,随着CO2混合比例的增加,衡量采空区自燃危险性的耗氧准则数呈现先急剧减小后缓慢增大的变化。
  为考查注CO2的安全性问题,仿真研究注气后CO2向工作面泄漏,得到工作面CO2浓度最高点不是总在工作面上隅角,注气位置越浅,泄漏危险区位置下移。当注气位置小于30m时,工作面中部范围出现高于5%的危险区域(人体感觉不舒适CO2浓度值),距工作面10m位置注CO2的方案,工作面发现浓度高于5%的CO2,注CO2流量对工作面安全的影响较大,当流量低于6m3/min时CO2最高点浓度低于5%。研究得到,采空区注CO2影响工作面安全性三要素为:注CO2的初始浓度、初始流量、初始位置。
  结合红庆梁煤矿11301工作面工程实例,根据现场数据对11301工作面采场数值建模,模拟采空区氧浓度与现场实测相近。实验测得最短自然发火期为27天,由自燃三带分析得到11301工作面最低安全推进度为4.48m/d,应用采空区多元惰化理论,采空区无瓦斯,模拟得到注氮10m3/min时工作面最低安全推进度可降为3.8m/d,此时不需要注CO2。对瓦斯涌出量较高的大兴矿S5903采空区惰化方案进行优化,从惰化效果,惰化成本,工作面安全性上考虑,最终确定大兴矿S5903采空区注1200m3/h的N2-CO2气体为最优方案。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地上交通网线越来越密集以及高层、超高层建(构)筑物不断增多,地铁盾构隧道在修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穿越建(构)筑物的桩基础,对建(构)筑物的安全性构成影响。本论文以石家庄市地铁3号线市庄站~市二中站区间盾构隧道穿越和平西路高架桥工程为依托,在侧穿高架桥桩基础施工前建立三维模型,分析施工过程中对高架桥桩基础的影响,为后期侧穿施工提供指导。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密切关注监测数据,确保高架桥的安全正常使
学位
金精矿氰化尾渣(以下简称氰渣)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有价金属矿物,如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和闪锌矿等;由于氰渣中的硫化矿物表面已吸附了CN-,使得浮选分离十分困难。本文针对吸附了CN-的硫化矿难选问题,进行了CN-在硫化矿表面吸附特性研究,并对山东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氰渣中的硫化矿物高效浮选分离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氰渣中硫化矿浮选分离奠定理论与试验研究基础。  本文首先研究了氰化钠在黄铜矿、方铅矿
学位
岩石是由多种矿物颗粒、胶结成分和孔隙裂隙等结构组成的天然地质体,是在漫长的地质环境中经过内外地质力作用形成的分布最为广泛和成分结构最为复杂的固体材料之一。岩体是在一定范围内包含岩石和结构面的综合地质体,研究其力学性质对于分析矿山采场、隧道、硐室、边坡和堤坝等岩体工程的稳定性和避免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榆林地区中生代煤矿砂岩的变形和能量释放过程开展了多物理场监测,并分析了岩石细观结
学位
随着浅部、易采资源的逐渐枯竭,深凹露天开采、露天转地下开采、地下深部开采已经成为未来采矿的发展趋势。由于开采深度及开采条件复杂性的增加,导致滑坡、塌方、岩爆等工程灾害问题愈发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乃至世界矿产资源安全开采的一大瓶颈。任何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本质上都是岩石损伤与破裂的结果,而岩石损伤演化过程通常包含有失稳破裂的前兆信息,是进行灾害预测预报的重要依据。因此,深入开展岩石损伤与破裂及其致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连年增长。产能的提升和矿山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地质灾害特别是水害频发,且发生机制愈加复杂。如何解译岩石内部破裂的力学机理与演化规律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工程岩体地质环境复杂,影响因素繁多,从理论上准确地对岩体稳定性进行分析十分困难,需要依靠现场监测手段。本着“采动压力和水压力扰动应力场诱发微破裂(微震活动性)是矿山突水前兆本质特征”的基本思路,本文基于声发射和微震监
学位
我国铜矿资源品位低且组成复杂,选别难度大,特别是嵌布粒度不均匀的滑石型黄铜矿石尤为难选。此类矿石中易泥化的滑石和磁黄铁矿细磨后会严重影响黄铜矿的浮选指标。本文借助红外光谱(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方法分析了煤油和黄药浮选分离黄铜矿与滑石、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的内在原因,并从黄铜矿、滑石、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的浮选动力学分析入手,研究了药剂制度和粒度对上述四种矿物浮选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此基
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和碳纤维是用于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三种典型矿物纤维,其综合性能优异,在航空航天、汽车、化工、机械制造及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由于矿物纤维表面存在惰性,与树脂基体的浸润性差、粘结强度低,限制了其复合材料整体性能的发挥。因此对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和碳纤维进行改性,提高其表面性能,能扩宽其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采用高能激光束对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和碳纤维进行表
学位
本文以和尚嘴矿8106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煤层顶板坚硬、不易垮落,采空区漏风严重,遗煤具有自燃倾向性,极易发生自燃的特点展开研究。论文根据和尚嘴矿矿井实际,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和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和尚嘴矿开采煤层所存在的问题,对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为和尚嘴矿预防自然发火提出具体方法。  本文以煤自燃机理为理论基础,通过对8106综采工作面进行理论分析
近年来,我国煤炭露天开采产量和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已经由原来总产量的5%提高到18.6%。露天煤矿开采向着生产规模大型化、开采工艺设备大型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加速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露天矿区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其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就要求我们在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必须采用绿色开采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分析了露天煤矿开采对固体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土地的整理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