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研究透骨消痛胶囊对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的影响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a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透骨消痛胶囊对关节软骨退变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以阐明其治疗骨性关节炎的部分作用机制。  方法:  1.采用4%木瓜蛋白酶注射建立大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透骨消痛胶囊大、中、小剂量组,给药8周后,收集大鼠右侧膝关节软骨,光镜和电镜检查软骨组织的形态学变化,TUNEL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软骨细胞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上RhoA、Rac1、Cdc42及Rock1等蛋白的表达。  2.建立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甲苯胺蓝和Ⅱ型胶原染色鉴定软骨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软骨细胞的形态,MTT检测第2-4代软骨细胞的生长曲线。  3.F2软骨细胞培养72 h后,随机分为空白组、TNF-α组、透骨消痛胶囊组,除空白组外,分别加入20 ng/ml的TNF-α干预4h后,透骨消痛胶囊组换为不同浓度的药液作用24 h。MTT检测软骨细胞活性,DAPI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软骨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RT-PCR及Western blot观察软骨细胞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上RhoA、Rac1、Cdc42及Rock1等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  1.透骨消痛胶囊对大鼠骨性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的大体外观、HE染色、软骨超微结构均有明显改善,TUNEL结果显示其降低软骨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透骨消痛胶囊下调了RhoA、Rac1、Cdc42、Rock1、PKN、ERK6、MKK3及TNF-α蛋白表达,上调了软骨细胞功能基因Cbfα1、CollagenⅡ和SOX-9的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F2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胞浆内呈紫红色异染颗粒,Ⅱ型胶原染色可见细胞胞浆异染为棕黄色颗粒,呈片状或团块状。F1-F3软骨细胞,细胞生长曲线呈典型的倒“S”形。第3-6天为对数生长期,选择F2软骨细胞铺板后6d内进行实验。  3.20 ng/ml TNF-α干预4h为诱导细胞凋亡的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500μg/ml,100μg/ml,20μg/ml三个浓度,干预24 h为透骨消痛胶囊有效作用浓度和时间。各组干预后,透骨消痛胶囊组软骨细胞形态明显好于TNF-α组,凋亡细胞减少,存活率明显高于TNF-α组(P<0.01);减少软骨细胞的晚期凋亡率,提高了线粒体膜电位,保护了线粒体损伤,能不同程度地下调RhoA、Rac1、Cdc42、Rock1、PKN、ERK6、MKK3、TNF-α和Bax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Cbfα1和Bcl-2的表达,上调了Bcl-2/Bax蛋白比值,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透骨消痛胶囊可通过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上重要因子的信号转导,减少软骨细胞的凋亡数目,改善软骨细胞形态,减轻软骨破坏,促进软骨细胞代谢及软骨修复,维持软骨结构的相对完整,从而延缓关节软骨退变。
其他文献
目的: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探讨活血化瘀利水复方颗粒治疗高血压病以及钙离子拮抗剂所致下肢踝关节水肿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  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