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乡差距不断加剧,城市和乡镇的经济发展不协调,乡镇地区薄弱的金融服务凸显:小微企业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这些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而村镇银行作为农村地区的新型金融机构,成立的初衷在于充分利用网点下沉优势,通过增加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供给,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当地资源的整合,真正的盘活农村金融业务和市场。而村镇银行想要更好的发挥对于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关键是要保证自身的健康、可持续的运营,这就需要村镇银行对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充分的了解和客观的评价,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战略,因此,建立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是以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对象展开研究,试图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针对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此评价模型不但为分析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法,而且通过分析影响村镇银行长期稳定运行的相关因素指标的评价情况,可以发现村镇银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为村镇银行长期发展战略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结合村镇银行的实际运营情况,以影响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运行的要素为基础,从村镇银行的资源因素、能力因素、以及内外交互因素三个角度出发,并下设资本与信贷资源、人力资源、信息科技资源、制度资源;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成长能力;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股东满意度、政府支持度、监管力度这13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因素的综合权重,并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价。接着,选取了一家村镇银行作为案例来验证评价指标体系和整个评价过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对评价结果展开分析,针对评价得分比较低的一些因素给出了相配套的改进建议。在文章结尾部分,首先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果,然后指出了在研究和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对后续进行该方面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