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楼文化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民居文化,而且是前工业时期的农业文明积累的产物。土楼的形态是一种罕有的巨型传统民居,它聚族而居,循水源而建,依山势而立,形成特有的地域性文化文脉。洪坑村土楼群是土楼文化的代表之一,其群落性地有机地散布在闽西丘陵地带。洪川溪穿流而过,两旁有笔架山、大坪山等山对峙而立,土楼以自身单元式的形态似乎随机性地矗立两岸。其形态有圆形,有方形,还有五凤楼那般的等级森严的合院型,该村落集中涵括了福建土楼客家文化的特征。基于以上主要因素,该村被命名为“洪坑民俗文化村”,当然,它还包括其拥有的各种民俗文化遗产。借世遗物质文化遗产的东风,该村进行合理的整治与适宜的旅游开发。在尊重原有的自然文脉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全景规划;在模仿原有土楼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建造活动,或是新建或是保护性修复与改造。游客服务中心及其配套建筑的设计是本论文论述的主要线索,而其所遵循的土楼文化是根本所在。在全面研究土楼平面、剖面及立面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解释与说明游客服务中心及其配套设计的设计理念。本设计在风格上进行模仿的同时,也以开放的态度借用现代建筑技术进行合理化的创新,是为一种地域性建筑设计之路的探索,使得传统民居场所在现代公共建筑中得以可能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