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进程中,以外商直接投资(FDI)为主体的国际资本要素配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同时自由贸易区战略作为我国所实施的国家战略之一,是在应对全球经济发展下行的严峻态势下、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与水平、构建新型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背景下,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决策所推行的重要战略部署与政策实验。本文以2013年9月24日成立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研究主体,针对上海自贸区对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效果进行相应的分析与研究。本文首先对自贸区所推行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中国人民银行所颁行的《金融30条》以及自贸区内资本项目自由化等金融创新政策进行相应的论述,同时梳理并总结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的相关成果。然而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首次尝试,其金融制度、行政体制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对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效果迫切的需要以更加科学审慎的定量化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本文将上海自贸区作为一种政策推行的“准自然实验”,并采用断点回归设计研究方法(RDD)估计上海自贸区建设对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处理效应(LATE),该方法可以较好的控制与处理上海自身所特有的“个体效应”所带来的“内生性”问题对估计结果的影响,从而获取准确、无偏的政策处理效应。从参数估计结果与核密度函数的非参数估计结果来看,上海自贸区建设对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策处理效应(LATE)约为51%左右,也就是说与前期相比上海地区每季度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了约51%。同时,本文对RDD估计结果进行了协变量连续性检验,证伪检验以及针对不同的带宽、不同核密度函数的敏感性检验等较为全面的稳健性检验方法;从检验结果来看,上海自贸区对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处理效应估计结果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进一步说明了上海自贸区对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处理效应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其内在运行机制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最后针对RDD相关估计结果对上海自贸区未来的运行与发展提出几点合理的政策意见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