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合成具有特殊光、电、磁性质的金属钌配合物一直是配位化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着此热点领域,以K[Ru(Hedta)Cl]和cis-Ru(DMSO)<,4>Cl<,2>以及cis-Ru(bipy)<,2>Cl<,2>·2H<,2>O为构筑模块,设计合成了9个新的金属钌配合物,解析了其中7个配合物的单晶结构。使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中一些配合物的电化学、光谱学、以及磁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1.以K[Ru(Hedta)Cl]·1.5H<,2>O为初始反应物,选择6个含氮杂环配体,设计、合成了6个新型4d金属Ru(Ⅲ)配合物,解析了其中3个单核、2个双核和1个三核Ru(Ⅲ)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了4,4’-联吡啶桥联双核钌配合物的磁学性质。
2.以cis-Ru(DMSO)<,4>Cl<,2>为初始反应物,选择多钼酸配体,设计、合成了1个新型Ru(Ⅱ)-多酸配合物,解析了它的晶体结构。
3.以cis-Ru(bipy)<,2>Cl<,2>·2H<,2>O为初始反应物,选择2-(6’-羟基-2’-吡啶基)苯并咪唑和2-苯并咪唑[4,5-f][1,10]邻菲哕啉为配体,设计合成了2个Ru(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配合物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电子光谱进行了研究。
4.用电子光谱和荧光淬灭等方法初步研究了这9个配合物与DNA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