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高速钢齿轮刀具激光表面强化的试验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a370412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淬火是激光热处理中研究最早、最多、进展最快、应用最广的一种新工艺,是高能表面强化技术中的一种主要手段,适用于大多数材料和不同形状零件的不同部位,可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国外一些工业部门将该技术作为保证产品质量的手段。但在齿轮刀具方面,激光表面热处理的成果很少见诸报道,不同研究者对高速钢的激光淬火机理见解不同,甚至相互矛盾。进行齿轮刀具激光表面强化及应用研究,提高高速钢齿轮刀具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大的实用价值。本研究采用已崩刃或至重磨极限的W6Mo5Cr4V2插齿刀、指形齿轮铣刀、渐开线花键拉刀、圆柱铣刀以及市售白钢刀条制成试样,进行多种不同扫描功率、扫描速度下激光熔凝淬火,以及570℃一次回火。研究激光熔凝淬火工艺参数对W6Mo5Cr4V2钢表面质量的影响,包括对成形质量、表面平整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从而筛选优化出合理的激光熔凝淬火工艺参数。研究单道激光熔凝淬火对W6Mo5Cr4V2钢表面洛氏硬度的影响,从而确定不同激光熔凝淬火工艺参数下表面强化的效果。利用显微硬度计测量W6Mo5Cr4V2钢表面激光加热层显微硬度,拟合硬度曲线并建立数学模型,为各类齿轮刀具精磨余量的制订提供可靠依据。利用SEM及附件EDS,对试样加热层进行分层,探讨各层在激光熔凝淬火及回火处理过程中微观组织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具体结果如下:(1)对W6Mo5Cr4V2钢进行不同激光熔凝淬火工艺参数淬火得到不同的表面硬度,经一次回火后均有明显的二次硬化效应,试样表面洛氏硬度较原始硬度有明显提高。从强化效果及工艺稳定性出发,不建议仅仅只采用激光熔凝淬火来达成强化的目的。(2)合理的激光工艺参数下,试样表面平整度Ry值稳定在18~25μm之间,表面粗糙度参数值Ra稳定在1.7~2.9μm之间,有利于控制精磨余量。(3)激光强化+二次硬化的M2高速钢激光加热层显微组织由外向内可分为5个区域,即熔化区、微熔区、相变硬化区、回火软带和不充分回火区,每个区基本呈同心圆环分布。5个区由外向里分别对应等轴晶及树枝晶、粗等轴晶及细等轴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未熔碳化物、回火索氏体、短暂回火后略微软化的基体组织,且与显微硬度具有良好对应关系。(4)W6Mo5Cr4V2钢合金中的Cr、W、Mo、V等元素与碳所形成的W2C、MoC、Cr23C6、Fe3W3C、Fe4W2C形式的碳化物硬度很高,它们在回火时弥散析出,产生二次硬化效应。顶层熔化区细树枝晶部位细晶强化作用明显,枝晶间有较多原位生成的Cr、Mo W、V的碳化物和氧化物呈弥散分布,出现显微硬度最高峰值,理想的齿轮刀具刀刃应该位于这个区域。(5)齿轮刀具合理的熔凝淬火表面应该是后刀面和侧后刀面。插齿刀激光熔凝淬火时要采用偏置技术并控制插齿刀转动角速度,齿轮滚刀宜采用分光束螺旋扫描。本文修正了插齿刀在激光熔凝淬火时的偏置量。
其他文献
温室计算机控制系统可分为温室气候控制和温室灌溉控制两个部分,温室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构成了温室小气候,温室控制就是要通过调节这些环境因子,创造农作物生长的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和托珠单抗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重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5日至2月25日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应急病区接受治疗的6例COV
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针对NMDA受体NR1亚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以功能性损伤为主,脑电图检查通过记录脑电信号的变化,可以敏感地反映脑功能异常。抗NMD
本文主要针对电磁产品电磁兼容设计进行分析,首先明确电磁干扰以及电磁兼容设计的重要性,然后提出电磁兼容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最后就电子产品电磁兼容设计的要素和测
本文主要针对航空电器中的电缆故障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发生频率较高的几种电缆故障,同时针对解决的对策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对于当前的航空电器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目的】初步探讨新疆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免疫系统中缺失轻链的重链抗体(heavy chain antibody,HCAb)是否具有常规抗体的基本抗原结合功能。【方法】采用本实验室构建
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发现对涡街流量计在水、空气、蒸汽3种不同介质下检定仪表系数存在规律性偏差,得出各种流体介质与涡街流量计仪表系数产生影响。
文章从可见光与无线电综合通讯技术的内容出发,对其特性表现进行分析,并具体从应用优势与当前技术手段下的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为相关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基于颜色标记的图像着色具有广阔的应用背景。由于影响着色质量的诸多因素存在耦合,现有算法在描述着色失真的成因以及特定场景中的应用都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在分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