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二烷基酯在超临界醇体系中的合成反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ye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工业在促进其他工业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绿色化学成为化工业发展的主流。超临界醇作为超临界流体的一种是当今绿色化学研究的最前沿领域之一,超临界醇具有介电常数低、传质性能高、溶解能力强、反应选择性高以及操作条件温和等优势,在反应中既能充当反应介质又能充当反应物,而且醇的沸点较低,产物后续分离方便。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超临界醇独特的物理性质,及与其他超临界流体如超临界水、二氧化碳相比所表现出的优势,系统的归纳总结了超临界醇条件下的有机合成反应如烷基化反应、N-烷基化反应、醇解反应、还原反应和酯交换反应,超临界醇中生物质的资源化如糖类物质的转化、高聚物的降解等以及纳米材料的制备。基于超临界展现出来的优良特性,本论文为进一步拓展超临界醇中的有机化学反应研究,选取酯类化合物碳酸乙烯酯和氨基甲酸乙酯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其在超临界甲醇、超临界乙醇中的醇解反应特性,并展望了超临界醇的工业化应用。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超临界甲醇中碳酸二甲酯的合成反应研究本论文第二部分以碳酸乙烯酯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醇解反应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的反应影响因素如温度、时间、压力、物料比以及反应釜中反应液加入的体积等对产物碳酸二甲酯和乙二醇产率的影响。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碳酸二甲酯在523K、反应时间10min、甲醇/碳酸乙烯酯摩尔比为40:1时产率高达86%,此反应虽然产率较高、时间较短,但是物料比较高,反应液中甲醇过多不仅使产物分离困难,更重要的是会降低反应装置单位体积内的产量。通过向体系中引入少量的ZnO作为催化剂,不仅可以很大程度降低反应底物物料比,而且产物产率也有明显升高。另外,我们通过对催化剂进行XRD表征以及对反应液中的锌含量进行ICP测试,证实ZnO在超临界甲醇中催化机制为多相催化,最后初步提出了超临界甲醇中在ZnO催化作用下碳酸二甲酯合成的可能反应路径。2.超临界乙醇中碳酸二乙酯的合成反应研究本论文第三部分以氨基甲酸乙酯在超临界乙醇中的醇解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的反应温度、时间、压力、物料比以及反应釜中加入反应液的体积等对产物碳酸二乙酯产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副反应氨基甲酸乙酯的N-乙基化的发生条件,在温度573K,时间30min,压力13.2MPa,乙醇/氨基甲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0:1的最佳条件下,碳酸二甲酯的的产率最高为22.9%,较传统的酸碱催化法具有操作简单、产率高、反应时间短等优点。最后,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反应中间体、过渡态及反应产物进行结构优化,初步提出了超临界乙醇中氨基甲酸乙酯的乙醇解反应“一步法”机理。
其他文献
目的:对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09年3月~2010年3月期间重症监护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5例重症监护患者。
对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中寒武统去白云岩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去白云岩化限于渗透性较好的藻白云岩,并且只有靠近含膏层段的藻白云岩才发生去白云岩化。从微观上看,发生去白云岩
目的:统一、规范手术室专科护理操作,培养实习护生的临床操作能力,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方法:对2005年手术室传统带教老师进行全程专科护理操作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存
<正>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学习贯彻
高考中二次函数是诸多数学知识点的考察载体,可以直接考查、也可以间接综合考查;含参变量的二次函数问题以及二次函数与高中数学知识的结合点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高考复习中应
<正>"直播、日播、即时互动、全民参与……"从节目形态的角度,《全民开考》栏目也许可以用这样几个关键词来归纳。《全民开考》是一档益智节目,但与《开心辞典》、《以一敌百
相互嵌入是不同社会主体(包括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互动中的相互接纳、吸收和依赖并形成共同体的过程,是对中国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的动态把握,成为民族社区建设发展新的方向。通
<正>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大意是说:"能力强却向能力弱的人请教,知识丰富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有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现代住宅小区的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人们的日常正常供电,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速大规模、超大规模数字电子电路正朝着高边沿上升速率、高时钟频率、低功耗以及低供电电压的方向发展。这使得电源地平面之间的电源噪声问题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