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血管性痴呆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所引起的脑高级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总称,为脑血管疾病常见后遗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地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VaD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地上升,已经成为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作为一种抗脑缺血新药,丁苯酞已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的治疗,服用丁苯酞对于脑梗塞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是有关丁苯酞治疗脑卒中后VaD的研究目前较少。因此,研究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海马、SS及P38MAPK的影响,探讨VaD的发病机制和抗VaD药物的药理学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方法:12-14月龄的雄性Wistar大鼠40只,可以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奥拉西坦组、丁苯酞组。本实验采用结扎两侧颈总动脉血管法来制作 VaD的动物模型。我们可以将三组大鼠(模型组、奥拉西坦组和丁苯酞组)分别沿一侧的颈总 A使用手术线进行两头结扎术,然后从中间部分开始剪断,再缝合皮肤上的切口。术后保暖,待醒来,清洁笼子放回笼子里继续喂养。除了假手术组不用做结扎外,其他手术步骤类似别组。手术2周后,丁苯酞组和奥拉西坦组均可以按照65mg/kg/支进行灌胃操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也在同时进行一样的操作流程,可是不用给予药物。四组大鼠都是一次一天,持续进行两个月。2月后用水迷宫测试四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情况。水迷宫测试后,将海马脑组织从已经抽空血液的大脑中分离出来,接着放到甲醛内浸泡,然后进行脱水、浸蜡、包埋、采用冠状方向的切片。按照SS和P38MApK的病理免疫组化和 HE染色,同时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病理细胞学观测。然后从四组大鼠的病理切片上选取4个显微视野界面进行检测,拍照并且测定病理图片的灰度数值,以取其的平均数值来作为该切片的最终病理结果,最后将所有的切片结果统一取个平均数值,通常采用均数士标准差(x?s)进行数字表示。最后进行统计学的处理,P<0.05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结果:四组实验动物在术后都表现出全身的毛发混乱、肢体活动变得较少、精神状态萎靡不振以及饮水、食欲不强。四组大鼠记忆能力强弱次序与学习能力强弱一样。假手术组中的最强,丁苯酞组次之,模型组最差。四组大鼠之间学习、记忆能力分别用统计学处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苯酞和奥拉西坦可减少大鼠的麻醉苏醒时间,在VaD大鼠模型发病的急性期,具有一定的促醒效果。 结论:丁苯酞是通过降低SS和 P38MAPK的表达以及阻断海马细胞凋亡来改善VaD大鼠在水迷宫试验中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同时也能减轻VaD大鼠神经元水肿和变性,对慢性脑缺血损伤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