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黄芩素对大鼠变应性鼻炎的抑制作用,揭示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健康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黄芩素组、氯雷他定组,每组10只。本研究采用卵清白蛋白腹腔注射的方式对大鼠基础致敏16天,随后以滴鼻的方式局部激发21天,构建成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与此同时,给药组灌胃黄芩素,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氯雷他定。21天后收集鼻腔灌洗液、腹主动脉收集血清,并剪鼠头固定。ELISA实验测定血清和鼻腔灌洗液中炎症因子分泌。BCA定量方法测定鼻腔灌洗液中炎症介质浓度。通过H&E染色观察黄芩素对鼻粘膜组织和肺组织病变的作用。IHC方法检测黄芩素对炎症病变p-STAT3表达的作用。结果:对各组大鼠行为学观察,发现模型组打喷嚏挠鼻子的次数均远远高于空白组;给药组打喷嚏挠鼻子的次数较少。模型组脾脏明显重于空白组(P<0.05),而黄芩素给药组相对于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提示黄芩素可减轻炎症过程中脾脏损伤。BCA蛋白定量实验发现模型大鼠鼻腔灌洗液蛋白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大鼠(P<0.05),给药大鼠相对于模型大鼠明显降低(P<0.05)。通过ELISA实验发现模型大鼠鼻腔灌洗液和血清IL-6、IL-1β和TNF-α的分泌显著高于空白大鼠(P<0.05),给药大鼠炎症因子分泌相对于模型大鼠显著降低(P<0.05)。H&E结果显示,给药大鼠鼻部组织和肺炎症程度相较于模型大鼠有所缓解,炎症组织中炎症细胞数量较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黄芩素能够明显减少炎症部位p-STAT3的表达。结论:黄芩素能够抑制卵清白蛋白诱导的变异性鼻炎的发生发展,有希望成为一种减轻AR相关炎症和病理反应的治疗药物,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STAT3蛋白来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