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黄芩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效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济宁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tarcu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黄芩素对大鼠变应性鼻炎的抑制作用,揭示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健康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黄芩素组、氯雷他定组,每组10只。本研究采用卵清白蛋白腹腔注射的方式对大鼠基础致敏16天,随后以滴鼻的方式局部激发21天,构建成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与此同时,给药组灌胃黄芩素,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氯雷他定。21天后收集鼻腔灌洗液、腹主动脉收集血清,并剪鼠头固定。ELISA实验测定血清和鼻腔灌洗液中炎症因子分泌。BCA定量方法测定鼻腔灌洗液中炎症介质浓度。通过H&E染色观察黄芩素对鼻粘膜组织和肺组织病变的作用。IHC方法检测黄芩素对炎症病变p-STAT3表达的作用。结果:对各组大鼠行为学观察,发现模型组打喷嚏挠鼻子的次数均远远高于空白组;给药组打喷嚏挠鼻子的次数较少。模型组脾脏明显重于空白组(P<0.05),而黄芩素给药组相对于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提示黄芩素可减轻炎症过程中脾脏损伤。BCA蛋白定量实验发现模型大鼠鼻腔灌洗液蛋白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大鼠(P<0.05),给药大鼠相对于模型大鼠明显降低(P<0.05)。通过ELISA实验发现模型大鼠鼻腔灌洗液和血清IL-6、IL-1β和TNF-α的分泌显著高于空白大鼠(P<0.05),给药大鼠炎症因子分泌相对于模型大鼠显著降低(P<0.05)。H&E结果显示,给药大鼠鼻部组织和肺炎症程度相较于模型大鼠有所缓解,炎症组织中炎症细胞数量较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黄芩素能够明显减少炎症部位p-STAT3的表达。结论:黄芩素能够抑制卵清白蛋白诱导的变异性鼻炎的发生发展,有希望成为一种减轻AR相关炎症和病理反应的治疗药物,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STAT3蛋白来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家庭情感是家人互动交往的基础,也是家人之间信息传递和相互理解的桥梁。家庭成员通过情感互动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家庭不同的权力个体,相应的家庭伦理来确定好每个人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装置在急性股腘动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的18例急性股腘动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造影
针对E-mail的证据属性及其效力认定,而目前尚未形成定论的问题,从E-mail的证据属性、E-mail的证据效力以及E-mail证据的认定与收集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电信服务的核心义务,包括公共电信传输网络和服务的市场准入与使用(实质上就是指公共基础电信).它要求各成员方确保所希望获得列示于服务贸易减让表的优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IL)-23/IL-17轴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中的特点。方法收集未经治疗的AIH患者、经过规范治疗病情稳定的AIH患者以及正常对照者,对比3组丙氨酸转氨酶(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