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卵菌纲隶属于鞭毛菌亚门,分为4个目(水霉目、霜霉目、链壶菌目、水节霉目),其中霜霉目的腐霉菌、疫霉菌、霜霉菌等均是引起植物病害的主要致病菌。腐霉菌已知有120余种,大多数是腐生性植物病原菌,主要通过土壤传播并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它们通常侵染幼苗的根和种子,并引起苗期前后的猝倒,种子腐烂,根腐和果实腐烂等症状,造成严重的农业经济损失。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能引物多种农作物的猝倒病和果实、根部腐烂病,寄主范围很广,可以侵染玉米引起茎腐,侵染黄瓜、番茄等引起猝倒病、果腐,在苗期发病尤为严重,常造成大量死苗。终极腐霉(Pythiumultimum)是一种常见的土传病原菌也是最有致病力的腐霉属之一,终极腐霉能侵染大量的经济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番茄等。目前腐霉的分子检测方法有普通PCR、Real-timePCR检测技术均需要昂贵的仪器,检测成本高,不利于在基层大范围推广。而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新开发的分子检测技术,其以强特异性、高灵敏度、快速性和低检测成本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真菌、细菌、卵菌和病毒的检测。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瓜果腐霉菌(P.aphanidermatum)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在瓜果腐霉基因组上选择有序列特异性的同源基因作为检测靶标,设计LAMP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的LAMP检测方法,随后对该技术的特异性、灵敏度和病斑组织检测等进行了分析。鉴定到一个编码Trypsin蛋白酶的基因是对瓜果腐霉菌有序列特异性的同源基因,以该序列作为靶标并建立了 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中,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能将瓜果腐霉菌和其它病原菌区分开。灵敏度试验中,LAMP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0pg/μL,与Real-timePCR反应灵敏度一样,是PCR反应灵敏度的100倍。植株接种试验中,LAMP方法能检测出人工接种发病植株中的瓜果腐霉菌。成功建立了一种生产上使用的瓜果腐霉菌快速检测技术,为该菌所致病害的准确诊断奠定了技术基础。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终极腐霉菌(P.ultimum)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对其他腐霉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筛选靶标基因作为终极腐霉LAMP检测的目标序列并设计引物。在特异性实验成功将终极腐霉与其他腐霉和疫霉、真菌区分开,LAMP灵敏度检测实验的最低浓度为1 pg/μLDNA,这是传统PCR的104倍。此外,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植物病斑组织的检测。这些结果表明,这种LAMP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优势,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同时对卵菌RxLR家族的无序结构进行了大规模地预测和特征分析,能够为效应子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无序结构影响RxLR效应子诱导细胞死亡活性。固有的无序蛋白结构在自然界中十分普遍,但是无序蛋白结构在卵菌的RxLR效应子其功能还是未知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卵菌中RxLR效应子的无序结构的程度比其他效应子和分泌蛋白更显著。无序结构分布规律更偏好富集于RxLR-dEER区,这表明无序结构可能在效应子转录的过程中起着潜在作用。相反,无序结构在C端区域的分布很少,特别是W/Y/L元件。我们发现大约42%的RxLR蛋白包含至少一个α螺旋分子识别特性(α-MoRF),且大部分的α-MoRF主要分布在C端。另外,当缺失突变掉PsAvh241和PsAvh105的无序结构区域后,其突变体在烟草的瞬时表达实验中就失去了细胞死亡诱导活性,这就表明蛋白的无序结构影响着RxLR效应子的功能。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固有的无序结构是卵菌RxLR蛋白一个共同的特点,我们推测这些结构特征对效应分子的转运和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它拓展了我们对RxLR效应蛋白结构的认识,开辟了探索研究卵菌RxLR效应子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