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事故自动呼救系统车载终端及其算法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xixiangr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辆事故自动呼救系统是一种重要的事故后安全技术。车辆发生碰撞时,系统识别事故发生,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碰撞信息及位置信息发送至呼救中心,可以提高事故救援的响应速度和救援效率。目前大多数车辆事故自动呼救系统与安全气囊系统共用触发信号,存在误触发情况;并且救援中心接收到的碰撞信息不足以有效预测乘员伤情。因此,设计车辆事故自动呼救系统车载终端并研究触发算法和碰撞类型识别算法,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以移动窗积分算法为核心的车辆事故自动呼救系统触发算法。通过比较不同窗宽对呼救系统触发效果的影响,选定移动窗积分算法的窗宽为8ms。事故检测模块利用此算法在触发呼救系统后,根据移动窗内的速度变化量确定不同的呼救方案。传统车辆碰撞类型识别算法根据碰撞力的主方向识别正面、左侧、右侧以及追尾碰撞,但碰撞力的主方向计算结果不够准确。通过改进的碰撞力的主方向计算方法,能够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并以此判断四种主要的碰撞类型。如果识别的是正面碰撞,对全宽、偏置、斜角这三种正面碰撞类型进一步区分。研究发现,通过y轴速度变化量以及|ΔVy|/|ΔVx|峰值出现时间上的显著差异,能够准确区别这三种正面碰撞类型。对比传统算法,基于改进的碰撞力的主方向计算方法,提出的碰撞类型识别算法具有更好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能够识别更具体的碰撞类型。将车载终端分为事故检测模块和呼救信息发送模块。设计车载终端各功能模块的硬件电路,包括传感器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外部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LCD模块、GPS模块、GSM模块以及电源模块。详细阐述各功能模块的软件设计,包括各模块初始化及工作流程。根据GB14166-2003进行台车碰撞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事故检测模块能够准确采集碰撞加速度信号并且准确计算台车碰撞速度变化量;通过触发算法和碰撞类型识别算法能够确定呼救方案并识别碰撞类型。呼救信息发送模块显示碰撞信息与GPS位置信息并成功将呼救信息发送至手机。同时车载终端耐冲击、可靠性高。实车道路测试表明,在紧急制动及过路障等工况下,事故自动呼救系统无误触发情况发生。
其他文献
本文对基于OPC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进行了研究。文章介绍了OPC技术,剖析了OPC内部实现机制,分析了OPC技术产生的背景、OPC相关技术、OPC规范、OPC技术的优点及其应用领域。其次,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共轭齿廓设计的方法,通过使用偏差函数在原始节曲线的基础上重新形成新的曲线。这种方法可适合任何形状的节曲线,能相对容易地在设计中加进人们所需要的齿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己经和传统的制造业紧密结合,不仅改变了制造业设计和制造各种产品的传统作业方式,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也是进一步向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球形储罐是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及其它一些行业中广泛使用的重要化工设备,其研究和开发倍受重视。球罐设计和CAD/CAE技术的结合,将极大地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缩短新
面对世界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挑战,电动汽车将成为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的最佳选择。作为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独特方向,轮边驱动电动汽车因传动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动力学可控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