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的资源环境与经济、人口之间的不可忽视的矛盾,尤其是城市交通不畅、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就业压力、城市用地紧张等一系列环境与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为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不仅是促使社会资源节约化与环境友好化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居民安居乐业的愿望的关键所在。因此,城市宜居建设评价的意义不言而喻。通过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本文以苏州市吴中区为研究区域,参考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吴中区宜居城市建设特点,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构建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可达性技术的支撑下,客观评价吴中区宜居性,并进行分析。评价得出分别基于环境、经济、公共服务不同类别下的宜居性空间分区,区域内部具有较大的空间分异,自然环境宜人度较高的主要分布在金庭镇、东山镇、光福镇;社会经济活力度较高的集中在吴中区北部地区的木渎镇、苏苑街道、龙西街道、长桥街道、角直镇的部分区域;公共服务便捷较高的区域较广,除西部的金庭镇、东山镇,其他街道/镇都已达到便捷水平。同时针对不同的偏好,分别设置不同的权重,实现在不同偏好下的宜居性空间类型区划,区内不同地区宜居适宜程度也发生了变化。为体现当地居民对吴中区宜居城市建设的直观感知与评价,本文通过调查问卷与实地走访的形式对吴中区居民进行宜居城市的满意度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城市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安全、公共服务便捷度方面展开。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吴中区的城市宜居性较为满意,吴中区市民对自然环境、城市环境、安全、经济发展与生活便利性等方面的满意度总体相差不大,但在满意度分值中,自然环境和生活便利性最高,得分最低的是城市环境,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如水污染、垃圾废物污染、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调查结果为居民最不满意的几大方面。综合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总结出吴中区在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城市环境成为影响吴中区宜居的关键问题;二是总体经济实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交通安全与通畅性有待提高;四是户籍限制对就学略有影响。针对以上问题,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吴中区宜居城市建设,为居民打造更具幸福感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