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黄桂灌肠剂联合米非司酮临床用于治疗证型为气滞血瘀证未破损型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根据患者治疗的效果、阴道出血停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附件区包块吸收时间、血β-HCG转阴时间、不良反应等,探析黄桂灌肠剂保留灌肠联合米非司酮口服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提供有利的临床依据。方法:选自于2014年01月至2016年01月在如皋市中医院妇科住院的患者,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未破损型的异位妊娠患者,共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1)治疗组共30例,采用黄桂灌肠剂保留灌肠联合米非司酮口服保守治疗;(2)对照组共30例,采用单纯米非司酮口服保守治疗。从而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阴道出血停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附件区包块吸收时间、血β-HCG转阴时间等,并观察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及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1)综合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患者,共30例,其中痊愈为12例,显效为8例,有效为9例,无效为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共30例,其中痊愈为7例,显效为6例,有效为12例,无效为6例,总有效率为80.0%,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2)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患者,共30例,其中痊愈为13例,显效为16例,无效为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共30例,其中痊愈为8例,显效为14例,无效为8例,总有效率为73.3%,中医证候疗效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经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对照组用药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为11.53±2.27,治疗组在用药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为6.57±3.23,经统计学检验可知,两组之间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3)两组临床指标的比较:治疗组附件区包块吸收时间为(29.12±10.63)天、阴道出血停止时间为(5.43±2.94)天、血β-HCG转阴时间为(16.03±±4.24)天、腹痛消失时间为(5.67±±1.90)天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4)安全性比较:经观察发现,在不良反应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故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桂灌肠剂保留灌肠联合米非司酮口服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