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宅基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的变动对他们的生活影响甚大。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实践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宅基地的“物权动态性”迫切要求实现。为了不断完善宅基地物权权能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宅基地资源,进而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本研究以农村宅基地为研究对象,从物权实现的角度分析了变革的可能性及可行性,最终构建了新型的农村宅基地机制。本文采用制度梳理法、实地调研法、统计分析法、Logistic回归模型等研究方法,在相关理论研究及概念界定的基础之上,剖析了宅基地制度变迁、现阶段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然后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真实地反映了现实条件下因宅基地物权权能实现而导致的宅基地利用现状及问题,最终对宅基地制度完善的路径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及结论如下。(1)本文结合国家历史阶段的划分,以相关法律法规为线索,从物权法体系对宅基地制度演变进行了剖析,按照宅基地所有制、房屋权利人以及权能限制的多重角度将宅基地制度变迁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通过历史梳理总结了宅基地制度在现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方向、趋势。(2)现阶段宅基地物权权能的实现需要从纵向、横向全面发展。研究对比分析了宅基地与国有住宅建设用地的使用权产权结构,发现宅基地使用权的权能完整性及其实现程度受到了限制,阻碍其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市场化的大趋势,影响了宅基地有价资产的功能发挥。并以京津冀地区为调研区域,分析我国部分地区的宅基地利用现状和当地农户对宅基地权能扩展的意愿。(3)国家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农村宅基地物权实现的方向,即“动态化”的宅基地物权形态。通过分析得出以下动态变化方向,即以效率最优、城乡统筹和因地制宜为基本原则,以宅基地权能完整化与动态化、制度公平化与效率化、价值财富化与收益化为价值取向,然后按照确权登记、功能拓展、交易市场建立以及闲置收回等具体途径,逐渐丰富完善宅基地权能构成,促进宅基地权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