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AR5自动气象站、热电偶树体体温监测系统和ESTDP 30植物液流传感器分别对越冬期果园气温,自然和红外增温条件下的树干形成层温度,不同材料、颜色覆盖后的树干形成层温度变化和红外增温处理部位在活动期的树干液流进行监测。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越冬期库尔勒香梨不同部位抗寒性的变化,解释越冬期果园气温和树干形成层温度变化对库尔勒香梨不同部位抗寒性指标的影响及伤害。主要研究内容为:越冬期果园气温和树干形成层温度变化与香梨不同部位抗寒性指标之间的关系;树干形成层融冻交替幅度对树干组织的伤害和树干液流的影响;不同覆盖措施防冻效果比较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抗寒锻炼期间气温变化特性影响库尔勒香梨整个越冬期的抗寒性,某时段气温变化幅度小的年份香梨表现出的抗寒性比此时段气温变化幅度大的年份强。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在抗寒性级别中,库尔勒香梨属于中抗寒性品种。(2)野外环境下香梨不同部位SOD活性对细胞膜伤害很敏感,在膜伤害程度较大的情况下不能表现出较高的酶活性。(3)2月份不同部位相对电导率最高,抗寒性强的部位表现出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较低的相对电导率。(4)库尔勒香梨不同部位在越冬期间所表现出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花芽>树干阴面形成层阴面>枝条>树干阳面形成层。(5)树干形成层在红外增温条件下,形成层温度日变化幅度与抗寒性指标均呈负相关。(6)越冬期融冻交替对树干组织造成的伤害引起活动期日最大液流速率出现时间的提前。(7)不同覆盖措施冻害防治效果大小顺序为:稻草>绒毡片>反光膜>麻绳>涂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