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基纳米氧化物可控制备与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baoba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由于独特的尺寸和维度、理化性质、以及在微/纳米尺度设备关键部件上的应用前景而吸引了许多的关注。作为最常见的金属氧化物之一,铜基氧化物材料具有能带间隙较低、成本低、污染小、资源丰富、易于制备不同形貌的纳米级尺寸等优点,现已大量运用在催化、传感、储能等各个方面。本文以不同制备方法制备铜基纳米氧化物,对其形貌、结构和组分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测试其电化学性能,探索其结构和电化学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通过以铜箔为铜源,在铜箔上通过电化学沉积法与水热法两步合成,制备出了独特的Cu/CuO@MnO2结构阵列。本文通过调控反应时间并进一步探索了CuO和MnO2的最佳复合比例,最佳复合比例的Cu/CuO@MnO2电极展现了较高的比电容(在电流密度为0.5 mA cm-2下,比电容为177 mF cm-2),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1000次循环后的电容保持率为87.3%)。总的来说,考虑到铜基材料成本低,性能稳定,Cu/CuO@MnO2纳米结构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以典型铜盐作为铜源,利用Cu(NO32与NaOH比例调控动力学过程控制形貌,生成了三种不同形貌的CuO纳米结构,并应用于无酶型葡萄糖传感器。其中,具有花瓣状纳米结构的自组装CuO纳米结构对于葡萄糖有很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葡萄糖浓度为0.5μM到2.67 mM的宽线性范围内时,最优电极灵敏度高达2634.44μA cm-2 mM-1。同时也显示出极低的检测限(259 nM,S/N=3),快速的响应时间(1–2 s),良好的再现性和长期稳定性(15天后灵敏度损失14.8%)。通过以KCu7S4微米线为牺牲模板,利用柯肯达尔效应,氧化制备铜基中空纳米管,并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出发,探索其可控生长机理及电化学性能。通过不同的反应时间的调控,发现对葡萄糖具有最佳催化活性的产物为反应6 h的中空氧化铜电极。该电极展现了较高灵敏度(541.757μA mM-1),宽线性范围(364μM到5.664 mM)和抗干扰性。我们对最优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性能也进行了探索,该电极展现了较高的比电容(电流密度为0.25 A g-1时,比电容为103.2 F g-1),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1000次循环后的电容保持率为155.56%)。本文重点围绕铜基纳米氧化物制备方法的探索,分析纳米结构和电化学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机制。本文探索铜基氧化物的多维应用,为开发利用各种新颖功能性设备和智能材料开拓可靠的思路,也为以后进一步探索多维度/多学科交叉的电化学运用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虽然有大量的网上商城类网站前赴后继,但却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而健康的B2C交易环境。究其原因,主要是用户体验的贫乏。为了解决以上约束,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三维互联网的创新尝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较少的现象,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加强联系的必要性.即既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心理素质,
中国电信的号码百事通业务(下称“号百业务”)自2006年开始在全国推广以来,经过中国电信从上到下的一致努力.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比如:给中国电信的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诠释了综
为了加深学生对《运动控制系统》这门课程的理解并提高教学效果,以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为例,利用MATLAB分别建立了基于动态结构图的直流双闭环系统仿真模型和基于po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