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吉林省文物保护和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采用GIS系统ORACLE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方法与程序开发流程,详细设计并且最终实现了吉林省文物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吉林省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增强全社会对吉林省文物保护的认知,从而将吉林省文物保护力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吉林省文物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由吉林省文物保护数据库系统以及吉林省文物管理综合发布系统组成。建设吉林省文物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在系统则中充分吸纳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馆藏文物调查成果,把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进行统一管理和应用,形成如下预期成果:1.建立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基础的,具有动态更新能力的全省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体系,建立不可移动文物电子地图,做到每一处不可移动文物点有准确的空间坐标;建立可移动文物“电子身份证”,使每一件馆藏文物都有详细的电子照片、文字说明和完整的记录档案;2.根据以上数据建立全省文物信息检索系统和完善吉林省文物登录系统,根据检索和登录需求的不同,形成分权限级设置,目标定位于服务于政府机关管理需求、服务于文物系统科研需求、服务于社会群众知识面拓宽需求,使之成为面向不同需求用户的集文物保护、文物管理、文物科研和文物宣传的综合平台;3.吉林省文物保护数据库管理吉林省各类文物信息,在脱密的基础上将部分可公开的文物信息通过文物管理综合发布系统发布到因特网,供公众查询浏览,服务社会。吉林文物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已有的网络设施和中国文物信息中心文物数据整合资源平台为支撑、以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为数据基础,采用数据库技术、GIS技术、数据共享与交换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等结合,统一构建、集中共享的管理模式进行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