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三维地形绘制与实时漫游技术研究与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5013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规模地形场景的显示是地理信息系统、军事仿真以及三维游戏等系统实现可视化模块的研究难点。近年来卫星技术、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地形的数字高程数据、纹理数据量与日俱增,依照特定的交互指令以高帧速率进行地形动态绘制已经成为大规模三维地形漫游系统的基本要求。因此,设计一系列合理的场景数据的存储管理、动态调度算法、以及场景管理算法成为关键。本论文针对上述关键问题,实现了一个大规模三维地形场景漫游与交互系统,并实现了基本的三维空间漫游功能,包括键盘漫游、鼠标操控等。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在分析大规模场景渲染绘制及大规模三维地形数据组织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本论文提出组织地形和纹理数据的合理分块结构;将单个地形分块以基于四叉树的金字塔层次结构进行组织来充分发挥GPU的性能,提高绘制效率;2.基于该数据结构和地形数据动态调度思想,实现了一系列地形分块与多级LOD相结合的地形实时绘制算法;3.在剖析了地形粗糙度和观察视点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科学、合理的地形节点评价系统;实现了基于四叉树结构的三角网剖分算法,消除了不同分辨率节点邻接处的裂缝;4.在研究了目前地形绘制主流方向的前提下,并结合GPU的特性,实现了基于GPU的三维地形绘制算法,并将这种算法应用到实践检验,结果显示基于GPU的地形算法能够充分利用GPU的计算能力,大大降低了在显存和内存之间传输的地形数据量,有效地改善了CPU和GPU之间的并行处理能力,增加了每秒可绘制的三角形总数,提高了渲染效率。通过实验表明,在确保地形真实感的前提下,以上关键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三维地形显示的画面质量和显示时的帧速率。
其他文献
  分析和计算252Cf生成链上的各个超钚核素在反应堆中产生、转换、嬗变的过程计算不同靶核分别在热中子谱、快中子谱、经过优化的共振中子谱下的核素链的生成和转换效率,初
会议
土壤酶是影响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的主要因子,反映着土壤管理的作用与效果。本研究以新疆主要植棉区棉田土壤为材料,对不同种植年限、两种灌溉方式、不同生长时期棉田土壤的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的活性和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荒地的五种土壤酶活性低于耕作棉田土壤酶活性。南北疆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酶活性都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南北疆过氧化氢酶活性处于同一水
背景: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低灌注或出血所致的脑血管供血障碍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综合征。VD以记忆和认知功能缺损为主,或伴有语言或视空间技能及情感或人格障碍的获得性智能障碍的持续性损害。目前,VD是阿尔茨海默病外导致老年痴呆的第二大病因。随着饮食结构和社会环境因素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增加,人类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多,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