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作为中国欠发达地区之一,经济基础薄弱,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起步较晚,相关配套设施基础也落后。在传统的公共事务管理中,由政府承担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污水处理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面临发展的困境。传统的行政管理中政府作为公共产品供给的唯一部门,在公共产品生产过程中,政府部门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而在新公共管理模式下,个人、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作为公共事务的共同参与者,政府也成为公共事务中的协调者和服务者。BOT模式作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市场化改革的典型方式在广西污水处理行业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功。BOT项目模式在广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的应用,为BOT模式在其他地方、其他项目中的应用不仅积累了成功经验,也带来很多的经验教训。
目前,广西污水处理产业的BOT项目是广西污水市场化发展的探索阶段,BOT项目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项目分布还较为分散、监管难度系数偏大、规模较小等。本文依据新公共管理理论,结合BOT项目特点和广西的发展实际,以广西华鸿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以BOT方式进行建设的德保县污水处理厂的运作模式为主线,对BOT项目运作的关键环节和项目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从项目参与的政府、非政府、企业等各方面和管理、技术等层面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得失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广西污水处理BOT项目建设和其它BOT项目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广西污水处理产业BOT模式的实施,打破了长期以来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由政府垄断的单一模式,项目主体市场的开放,不但有利于解决政府公共资金不足的难题,而且加快了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和政府公共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开发,BOT模式提供了一种渠道。但BOT方式运作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在广西更是一个新鲜事物,如何确保项目成功,让BOT模式良性发展,实现政府、社会、企业多方共赢显然是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