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环境伦理学思想中的审美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o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伦理学是当代环境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普遍重视。环境伦理学家们在探讨人对于环境的伦理道德根据时,不少地方涉及到审美问题,最突出的例子是罗尔斯顿的著名论文《从美到责任》,将环境之美视为环境伦理的根据。尽管已经出版了大量环境伦理学与环境美学的著作,但目前尚无论著全面系统地清理环境伦理与环境审美之间的关系。从国际范围内看,最为重要的环境伦理学家有罗尔斯顿、考利科特与哈格洛夫三人,目前只有个别论著分别进行个案研究,比如专门研究罗尔斯顿美学思想的赵红梅的《美学走向荒野》,但尚无论著将三人放在环境伦理与环境审美这个基本框架中进行整体研究。环境伦理学的基础是否稳固,关系到该学科能否成立;而环境美学如果想进一步发展,必然涉及环境伦理学问题。因此,环境伦理与环境审美之关系研究,不仅有助于推进环境伦理学研究,而且有助于推进环境美学研究。本论文拟以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各自的思想历程为考察对象,通过追溯其思想的理论渊源,阐释其思想的理论体系,在对其环境伦理学思想全方面把握的基础上,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美学思想,总结其不同的研究侧重及提出的不同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而探讨这一理论资源对于拓展美学研究空间的可能性。因此,这项研究对于中国当代的环境美学建构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与审美问题环境审美关注的是如何审美地欣赏自然环境,环境伦理关注的是保护环境的道德根据问题,也就是从伦理学的角度回答缘何保护环境这一问题,二者恰似孪生姐妹密切相关。其一,环境伦理学引发了传统世界观的转变,在这种新的世界观的关照下,环境之美必然会得到更新的思考。其二,环境审美也为环境伦理提供了新的基础,传统伦理学重视责任,而环境伦理学则发现,人与自然之间不仅有责任关系,还有审美关系,因审美而带来环境责任意识的崛起也就在情理之中。环境审美是以环境为欣赏对象的审美,环境伦理是以环境为伦理对象的伦理,二者都对情感具有依赖性。环境审美与环境伦理的结合,更能培养人们对环境的情感关系,将为环境保护带来一片新的领空。其三,二者都是基于对环境的关注才得以产生与发展。在环境伦理学的领域中,代表学者罗尔斯顿、考利科特、哈格洛夫对于环境伦理与环境审美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二、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之审美问题:从美到责任罗尔斯顿是我们首先要研究的环境美学家,当然,罗尔斯顿的代表作是其专著《环境伦理学》,正是该鸿篇巨著奠定了罗尔斯顿在环境伦理学学术界的泰斗地位,我们不难理解罗尔斯顿的目标,他将环境伦理学不仅仅指向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指向人这种生命形式与其他生命形式的关系。但是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论述中经常洋溢着深厚的美学气息,所以与其说罗尔斯顿是一位环境伦理学家,不如说他是位有着深厚环境伦理思想的环境美学家。罗尔斯顿对自然的态度,决定了他伦理观的重大改变。他的代表作中饱含着深厚的环境伦理思想的极致唯美的论述及饱含着人文思想的环境美学思想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学术财富。罗尔斯顿对环境的审美关怀主要表现他既认识到环境自身的审美属性,也强调人类在面对自然时那种审美的能力,不仅来自于视觉的观赏,更来自于我们与自然界的关联,另外还有我们在尊重自然内在价值的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其环境美学学说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对自然审美价值的发掘(传统的研究认为是自然审美价值的发现,发现与发掘一字之差,表达了罗尔斯顿深深根植于自然审美的卓越工作),二是审美作为伦理的基础,罗尔斯顿对于审美与道德的关系作出了回应,三是对荒野审美模式进行了引入及探讨。罗尔斯顿认为我们必须建构深度审美的方式,以对自然美获得更加深入的体验。通过亲身的游历与体验,罗尔斯顿坚定地认为荒野自然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我们应该在生态科学的引导之下,重新发现荒野的价值,尊重荒野的价值。美学走向荒野对于我们培养环保意识是非常有帮助的。三、考利科特环境伦理思想中的审美问题:生态中心主义考利科特继承了利奥波德的思想,他的独创之处就在于,他应对来自其他学者的批评意见,发展了大地伦理学的内涵。与罗尔斯顿相比,他更倾向于主观非人类中心内在价值论。考利科特的思想在继承利奥波德的同时也修正和发展了大地伦理学。他在大地伦理学的建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伦理观念,促进了环境伦理整体主义的出现。荒野是考利科特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在考利科特看来,站在生态中心主义的角度,我们应该进一步弱化传统观念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打破那种视荒野为资源的观念,我们应该转而关注荒野不能为人所用的价值,以此扩展我们的视野。他进一步指出,更值得重视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存在价值,而不是其中某一个物种或者个体。而应对人类中心主义最好的出路就是建立在生态科学基础上的生态中心主义。传统西方文化的偏好归结为一点就是:人类中心主义。而应对人类中心主义最好的出路就是建立在生态科学基础上的生态中心主义。考利科特还就环境审美的世界观基础进行了辨析,并为利奥波德的整体主义价值观进行了辩护。考利科特对整体主义做了相关辩护,以论证整体主义的客观合理。考利科特认为,整体主义并非完全不顾个体,整体主义中也有个体论的成分。总之,在考利科特看来,整体不是由个体共同构成,而是整体创造了个体,也即是说生态系统创造了存在于其间的各种物体。由此,个体,尤其是人类就应该自觉放低姿态,应该服从于整体。伦理学也应该将关注的对象扩展至整个世界。另外,考利科特还发展了利奥波德的大地美学,他指出,我们从环境中获得的不仅有物质资源,还有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酬报。四、哈格洛夫环境伦理思想中的审美问题:环境伦理和环境美学的本体论哈格洛夫对环境持审美与科学的态度,并提出了自然美的优先地位,剖析了环境美学的本体论特征。首先,环境伦理学得以建构的基础就是世界的完整性、和复杂性,这种完整性和复杂性是世界的本体性特征,只有把握世界的本体性特征,我们才有可能建立新的世界观,突破传统科学对自然的片面理解。其次,科学兴趣并不一定是分析性的,相反,科学本身会带来对自然原初样态的格外关注,于是博物学成为哈格洛夫最推崇的科学样式。在此基础之上,哈格洛夫指出经过人类之手的自然美是按照人类审美观念生成的,所以具有艺术的特征,宋经人类之手的自然美才是真正的自然美,然而,要能在其中感受到审美的愉悦,我们就必须首先改变自己对自然的态度,即从自然本身出发去理解自然。五、西方环境伦理学与当代中国生态美学建设三位环境哲学家所代表的环境伦理与美学,取两者之长又超越二者,把伦理学与美学二者合二为一。通过环境伦理中美学思想的研究,为伦理学与美学思想中的生态智慧的诠释寻找一个合理的径向,并在此过程中真正发掘二者的契合,为中国当代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建构与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中国生态美学建构尽管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如何使之更加成熟和完善,依然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无疑可以为此提供相关的理论资源与参照。
其他文献
本论文首先从广告历史和广告语言入手,对以往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体裁方面的)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然后切入广告的重要分支——约会广告,对其进行语篇分析。本论文主要采用Halliday的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广西按察史胡燏棻(1840~1906)在《创办邮政以删驿递》奏折中提出:"查泰西各国,莫不由国家设立邮政局,往来函牍,公私一体,权其分量之轻重,定给寄费之多
冗余是指交际中多余的信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人们往往要发出比正确理解最低需要量多得多的信息。多出最低需要量的那部分信息就是冗余。冗余是语言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同时也是
对隐喻所进行的任何研究不可避免要从对隐喻进行严密、准确的辨识开始,以使其区别于其他非隐喻性语言。但是,如果以概念的形式去确认隐喻,以一些必要、充分条件来判定隐喻,显然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规模日益增大,我国目前有1200多所高职院校,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预计到2020年,高职院校在校生将达到1480万人。职
时间序列流数据(Streaming Time Series)其特性不仅与时间有关,而且海量、高维和实时更新的特性使得该数据挖掘问题难度加大。而时间序列流数据又往往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GDM)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92例GDM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治疗组采用二甲双胍联
信息素养和思辨能力是高等教育赋予学生的重要的可迁移能力,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思辨能力,也为英语教学的深入改革探索了新的路径.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城镇化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达到了新高度,必须加快新型城镇化,增强城市交通、通讯、水、电、能源、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加强城市综合承载能
国际卫生改革经验显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医疗卫生领域公平正义、促进卫生资源合理利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途径。家庭医生制度是我国深化医改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