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废弃生物油的处理问题显得日益严峻。与此同时,世界能源的短缺使得催化裂化原料日益减少。催化原料掺炼矿物油进行催化裂化既解决了废弃生物油的处理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催化原料短缺的矛盾。催化原料掺入生物油进行裂化反应,需要弄清以下几点:矿物原料与生物油的互溶性问题;掺入生物油后,混合原料性质的变化以及混合原料催化裂化反应产物分布的情况等。本论文采用电导率测定法和显微镜观测法,对矿物原料与生物油的互溶性进行了研究,详细考察了掺入生物油后,矿物原料中沥青质的絮凝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油掺入比例的增大,混合油的稳定性降低,生物油和矿物油的互溶性减弱,即不利于生物油与矿物油的混合。并且随着掺入比例的增加,掺入地沟油的混合油的稳定性下降迅速,而掺入牛脂油的混合油的稳定性下降较为缓慢。通过对混合体系性质的拟合,建立了混合油稳定性常数经验关联式,可对混合油的稳定性进行初步判断。通过对混合油性质的考察,结果表明,将生物油掺入到渣油中,渣油的性质有明显变化,黏度明显下降,饱和烃类含量增加,金属含量降低,对催化剂的毒害作用降低,加工性能明显改善。在较小的掺兑比下将生物油掺兑到蜡油中,原料性质变化不大。生物油酸值较高,掺入后使原料酸值显著增加,通过实沸点蒸馏考察,酸性组分主要分布在375℃和500℃馏分段。催化裂化具有良好的脱酸性能,所以掺入生物油后并不影响产物酸值。利用实验室固定流化床催化反应装置,以掺入不同比例生物油的蜡油为原料,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下混合原料的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油具有良好的裂化性能,在500℃下转化率高达96%以上。催化裂化液体产物中几乎不含有含氧化合物,生物油中的氧元素主要以CO、CO2、H2O的形式从体系脱除。少量的生物油加入到蜡油中作为催化裂化原料,反应产物分布有明显改善,当反应温度为500℃,生物油的掺入量为10%时,转化率升高2%左右,汽油产率升高5%,柴油产率下降4%左右。